正文 第16章 風雨人生 守候陽光(8)(2 / 3)

接受不幸、屈服命運的人,最終會成為命運的奴隸。縱然遭遇不幸,卻能積極地挑戰不幸,不屈服命運的人,才能在不幸的基礎上獲得成功。

隻有接受不幸的人,才是真正不幸的人。

心靈處方:

把不幸當作包袱,它會壓彎你的腰,把不幸當作奮進的階梯,你會拾級而上走向成功的殿堂。

45.“不合格”的球員

湯姆·鄧普西生下來的時候隻有半左隻腳和一隻畸形的右手,父母從不讓他因為自己的殘疾而感到不安。結果,他能做到任何健全男孩所能做的事:如果童子軍團行軍10裏,湯姆也同樣可以走完10裏。

後來他學踢橄欖球,他發現,自己能把球踢得比在一起玩的男孩子都遠。他請人為自己專門設計了一隻鞋子,參加了踢球測驗,並且得到了衝鋒隊的一份合約。

但是教練卻盡量婉轉地告訴他,說他“不具備做職業橄欖球員的條件”,請他去試試其他的事業。最後他申請加入新奧爾良聖徒球隊,並且請求教練給他一次機會。教練雖然心存懷疑,但是看到這個男子這麼自信,對他有了好感,因此就收了他。

兩個星期之後,教練對他的好感加深了,因為他在一次友誼賽中踢出了55碼並且為本隊掙得了分。這使他獲得了專為聖徒隊踢球的工作,而且在那一季中為他的球隊掙得了99分。

他一生中最偉大的時刻到來了。那天,球場上坐了六萬六千名球迷。球是在28碼線上,比賽隻剩下了幾秒鍾。這時球隊把球推進到45碼線上。“鄧普西,進場踢球。”教練大聲說。

當湯姆進場時,他知道他的隊距離得分線有55碼遠,那是由巴第摩爾雄馬隊畢特·瑞奇踢出來的。球傳接得很好,鄧普西一腳全力踢在球身上,球筆直在前進。但是踢得夠遠嗎?六萬六千名球迷屏住氣觀看,球在球門橫杆之上幾英寸的地方越過,接著終端得分線上的裁判舉起了雙手,表示得了3分,湯姆隊以19比17獲勝。球迷狂呼亂叫為踢得最遠的一球而興奮,因為這是隻有半隻左腳和一隻畸形的手的球員踢出來的!

“真令人難以相信!”有人感歎到,但是鄧普西隻是微笑。他想起他的父母,他們一直告訴他的是他能做什麼,而不是他不能做什麼。他之所以創造這麼了不起的紀錄,正如他自己說的:“他們從來沒有告訴我,我有什麼不能做的。”

湯姆·鄧普西是一個“不合格”的球員,卻創下了最好的成績。他是強者,在強者的寶典裏沒有“不可能”三個字。

心靈處方:

大多時候,人生中的許多事情我們是能夠做到的,隻是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到;如果我們嚐試並堅持做下去,就一定能夠做到,而且一定會做好。所以不幸並非都令人悲哀,它往往是催化劑,給強者的力量。

46.哥倫布探險

我們來看看探險之王哥倫布的傳奇。

哥倫布發現美洲,是曆史上的一件大事。

哥倫布年輕的時候,曾經過著海盜生活,這不是值得驚奇的事。因為當年一些良好的家庭,都願意把孩子送到海盜船上去工作,使孩子可以增長一點見聞,嚐嚐人生,而且還可以多賺一點錢。

在他們看來,這種事情不被官方捉住,也就無所謂羞恥與卑賤,要是不幸被逮著了,也隻好自歎命運不濟了。

哥倫布還在求學的時候,偶然讀到一本畢達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圓的,他就牢記在腦子裏。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和研究後,他大膽地提出,如果地球真是圓的,他便可以經過極短的路而到達印度。

許多有常識的大學教授和哲學家們都取笑他的想法。因為,他想向西方行駛而達到東方的印度,豈不是傻人說夢話嗎?

他們告訴他:地球不是圓的,而是平的,然後又警告道,你要是一直向西航行,你的船將駛到地球的邊緣而掉下去……這不是等於走上自殺之途嗎?

然而,哥倫布對這個問題很有自信,隻可惜他家境貧寒,沒有錢讓他實現這個冒險的理想,他想從別人那兒得到一點錢,助他成功,但一連空等17年,還是失望,所以他決定不再向這個“理想”努力了。

因為使他憂慮和失望的事太多了,竟使他的紅頭發完全變白了——當時他還不到50歲。灰心的哥倫布,這時隻想進西班牙的修道院,去度過後半生。正在這時候,羅馬教皇卻慫恿西班牙皇後伊莎貝露幫助哥倫布。教皇先送給哥倫布65元,算是路費。但他自覺衣服過於襤褸,便用這些錢買了一套新裝和一匹驢子,然後啟程去見伊莎貝露,沿途窮得竟以乞討糊口。皇後讚賞他的理想,並答應賜給他船隻,讓他去從事這項冒險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