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隱超乎“忍辱”的德行,贏得了更多、更久的稱頌。
想想我們所遇到的挫折或恥辱,比之白隱,又算得了什麼?白隱泰然自若,淡然處世的情懷,真不愧為一代禪師!
“就是這樣嗎?”那麼慈悲,那麼輕柔。那是恒久的忍耐化為無形的堅毅,那是凡事包容化成無上悲憫。
“就是這樣嗎?”無數的幹戈,都化成了片片的玉帛。
“就是這樣嗎?”短短的一句話裏,蘊含了無限的慈悲與智慧。
心靈處方: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當看到和尚的名片上印著“處級待遇”時,我們不必譏笑他,而是應想一想,我們心中是否有佛?
4.不能省略的陽光
一家著名的國際貿易公司高薪招聘業務人員,應征者絡繹不絕。在眾多的應聘者中,有一位年輕人條件最好,畢業於名牌大學,又有在市外貿公司工作三年的經驗,所以他坐在主考官麵前時,非常自信。
“你在外貿具體做什麼?”主考官開始發問。
“做山野菜。”
“哦,做山野菜。那你說說,對業務人員來說,是產品重要,還是客戶重要?”
年輕人想了想,說:“客戶重要。”
主考官看了看他,又問:“你做山野菜應該知道,山野菜中,蕨菜出口主要是對日本,以前銷路非常好,有多少收多少,可是最近幾年,國外客商卻不要了,你說說為什麼。”
“因為菜不好。”
“那你說說,為什麼不好?”
“嗯,”年輕人停頓了一下,“就是質量不好。”
主考官看了看他,說:“我敢斷定,你沒有去過產地。”
年輕人看著主考官,沉默了30秒鍾,沒有說是,也沒有說不是,卻反問:“你說說怎麼能看出我去沒去過?”
“如果你去過,就應該知道為什麼菜不好。采集蕨菜的最佳時間隻有十天左右,這期間的蕨菜鮮嫩好吃,早了不成,晚了就老了。采好後,要攤開放在地裏晾曬一天,第二天翻個過,再晾曬一天,把水分蒸發幹,然後再成把捆好,裝箱。等食用時放在涼水裏浸泡一下就可以了。可是當地農民為了多采多賣,把蕨菜采到家,來不及放在地上晾曬,而是放在熱炕上暖,這樣隻用兩個小時就烘幹了。這樣加工處理的蕨菜,從外表上看都一樣,可是食用時,不管放在水裏怎麼泡,都像老樹根一樣,又老又硬,根本咬不動。國外客商發現後,對此提出警告,一次,兩次,還是如此。結果,人家幹脆封殺,再不從我國進口了!”
年輕人聽了,不好意思地低下頭說:“我是沒有去過產地,所以不知道你說的這些事。”
年輕人帶著遺憾走出公司的大樓。這位最有希望人選的年輕人,最終沒有被錄取。這樣的結局,從他離開主考官的那一刻,就已經知道了。他非常清楚:像這樣著名的公司,是不會錄取他這樣一個在外貿工作三年、整天陪客戶吃飯卻沒有去過一次產地的業務人員的!他就像那些一心想加工速成蕨菜的農民,省略了兩天的陽光,但最終被烘幹的卻是自己!
心靈處方:
陽光是質量的靈魂,省略了陽光,你生意就會枯萎,陽光是生命的靈魂,省略了陽光,生命則會黯然失色。
5.會動腦子的應聘者
佛瑞迪當時隻有16歲,在暑假將臨的時候,他對爸爸說:“爹,我不要整個夏天都向你伸手要錢,我要找個工作。”父親從震驚中恢複過來之後對佛瑞迪說:“好啊,佛瑞迪,我會想辦法給你找個工作,但是恐怕不容易。現在正是人浮於事的時候。”
“你沒有弄清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要您給我找個工作。我要自己來找。還有,請不要那麼消極。雖然現在人浮於事,我還是可以找個工作。有些人總是可以找到工作的。”
“哪些人?”父親帶著懷疑問。
“那些會動腦筋的人。”兒子回答說。
佛瑞迪在“事求人”廣告欄上仔細尋找,找到了一個很適合他專長的工作,廣告上說找工作的人要在第二天早上8點鍾到達42街一個地方。佛瑞迪並沒有等到8點鍾,而在7點45分鍾就到了那兒。可他看到已有20個男孩排在那裏,他隻是隊伍中的第21名。
怎樣才能引起特別注意而競爭成功呢?這是他的問題,他應該怎樣處理這個問題?根據佛瑞迪所說,隻有一件事可做——動腦筋思考。因此他進入了那最令人痛苦也是令人快樂的程序——思考。在真正思考的時候,總是會想出辦法的,佛瑞迪就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拿出一張紙,在上麵寫了一些東西,然後折得整整齊齊,走向秘書小姐,恭敬地對她說:“小姐,請你馬上把這張紙條轉交給你的老板,這非常重要。”
她是一名老手,如果他是個普通的男孩,她就可能會說:“算了吧,小夥子。你回到隊伍的第21個位子上等吧。”但是他不是普通的男孩,她直覺感到,他散發出一種自信的氣質。她把紙條收下。
“好啊!”她說,“讓我來看看這張紙條。”她看了不禁微笑了起來。她立刻站起來,走進老板的辦公室,把紙條放在老板的桌上。老板看了也大聲笑了起來,因為紙條上寫著:
“先生,我排在隊伍中第21位,在你沒有看到我之前,請不要作決定。”
他是不是得到了工作?他當然得到了工作,因為他很早就學會了動腦筋。一個會動腦筋思考的人總能掌握住問題,也能夠解決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