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簡單智慧 變通生命(5)(1 / 3)

中學畢業後他又考上了大學,而且在北京,“真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什麼希求呢?”沒想到,好景不長,沒過上一年,學習成績在班上非但不能名列前茅,就連中等也保不住了。為什麼呢?原來城裏的同學是好鉛筆成堆,好鋼筆成把,早上雞蛋牛奶,晚上香花水果學出來的;他們的父母在機床邊上一站,在辦公室裏一坐,每月幾十塊錢就拿到手了。想想自己,早上一個窩頭還舍不得吃完,給晚上留一半;父母如牛似馬地在地裏爬來滾,一整年也掙不到幾十塊錢。“合理”又從何談起?不久,“文化大革命”就開始了……

他說:“我現在來到了國外,親眼看到了五光十色的西方世界,嫉妒、自卑、怨恨卻突然一掃而光了。這使我百思不得其解,為什麼呢?為什麼這些像毒蛇一樣纏繞我幾十年的幽靈,會在一個早上不翼而飛了呢?原來自己先取的比較係統發生了變化,看到的不再是自己的同學、同事和鄰居,而是看到了世界,這浩瀚無垠、氣象萬千的世界使我認識到坐井觀天的個體爭鬥隻有一個苦果:自我殘殺。而追悔過去的比較方式隻能使自己步步倒退。從小學到大學,自己的比較係統幾乎沒有擴大一步,自己的比較方法居然沒有提高一點。世界才能讓人看到民族、國家、曆史和未來。你看,我現在一點都不嫉妒這裏瑞典同學的好條件好了,而是更多地想到自己的曆史責任。”

心靈處方:

有的人在蝸牛角上打架,有的人攜手在太空漫步。前者井裏觀天,可憐可悲;後者天上觀井,自信充實。

所以,我們要走出狹小的生活空間把目光放高放遠,去追求生命的輝煌!

30.把木梳賣給和尚的智慧

有一家效益相當好的大公司,決定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高薪招聘營銷主管。廣告一打出來,報名者雲集。

麵對眾多應聘者,招聘工作的負責人說:“相馬不如賽馬。為了能選拔出高素質的營銷人員,我們出一道實踐性的試題:就是想辦法把木梳盡量多地賣給和尚。”

絕大多數應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憤怒:出家人剃度為僧,要木梳有何用?豈不是神經錯亂,拿人開涮?過一會兒,應聘者接連拂袖而去,幾乎散盡。最後隻剩下三個應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錢。

負責人對剩下的這三個應聘者交待:“以10日為限,屆時請各位將銷售成果向我彙報。”

10日期到。

負責人問小伊:“賣出多少?”答:“一把。”

“怎麼賣的?”小伊講述了曆盡的辛苦,以及受到眾和尚的責罵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個小和尚一邊曬著太陽,一邊使勁撓著又髒又厚的頭皮。小伊靈機一動,趕忙遞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後滿心歡喜,於是買下一把。

負責人又問小石:“賣出多少?”答:“10把。”“怎麼賣的?”小石說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於山高風大,進香者的頭發都被吹亂了。小石找到了寺院的住持說:“蓬頭垢麵是對佛的不敬。應在每座廟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鬢發。”住持采納了小石的建議。那山共有10座廟,於是買下10把木梳。

負責人又問小錢:“賣出多少?”答:“1000把。”負責人驚問:“怎麼賣的?”小錢說他到一個頗具盛名、香火極旺的深山寶刹,朝聖者如雲,施主絡繹不絕。小錢對住持說:“凡來進香朝拜者,多有一顆虔誠之心,寶刹應有所回贈,以做紀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勵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書法超群,可先刻上‘積善梳’三個字,然後便可做贈品。”住持大喜,立即買下1000把木梳,並請小錢小住幾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贈送“積善梳”的儀式。得到“積善梳”的施主與香客,很是高興,一傳十,十傳百,朝聖者更多,香火也更旺。這還不算完,好戲跟在後頭。住持希望小錢再多賣一些不同檔次的木梳,以便分層次地贈給各種類型的施主與香客。

心靈處方:

梳子賣給和尚,聽起來荒誕不經。但梳子除了梳頭的實功能,有無別的附加功能呢?在別人認為不可能的地方開發出新市場來,才是真正的智慧之所在。

31.第一名

小時候,看過一篇文章,內容描述一名念小學的女孩,每天都第一個到校,第一個到教室,等待一天的開始。她的同學途中遇到她,問她為什麼每天都那麼早到校,她帶著靦腆的笑容,回答了這個問題。

原來,她學習成績不怎麼樣,長相也普通,在家中排行中間,她從來不知“第一名”的滋味是什麼。某次,她發現當她第一個到達教室時,竟意外地獲得一種類似“第一名”的喜悅。她很快樂,也有了期待。

她一麵走著,一麵向同學袒露心中的小秘密,周身散發出一股期待及喜悅的光芒。接近教室的時候,她心中甚至升起了一種不小的興奮和快感……不料,她的同學一個箭步往前跨過去,推開了教室門,“第一個”衝了進去,然後回頭望著她,露出勝利的微笑。她的光芒頓時隱去,她的心隱隱發痛。她忍住淚水,脫口一句:“第一,是我的,你怎麼可以……”她說不出下麵的話,說不出來了,她連這個“第一”也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