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澤濤也開始注意培養自己的班底,鍾漢良被升任常委副縣長,梁萬才任政府辦主任,候先貴升任縣公安局副局長,範偉也兼任了一個縣長助理的位子,方東明解決了正科級待遇,本來段澤濤想讓胡鐵龍去公安局任刑警隊長,他死活不同意,段澤濤就給了他一個副科級待遇,工資也調了幾級,這也讓他們越發堅定了跟著段澤濤走的決心。
內部穩定了,段澤濤就開始重新構思布局古林經濟發展規劃,現在當務之急是引入一家大型的正規煤礦開發企業,來整合古林現有的煤礦資源。
按照“關停並轉”的原則,對於不規範的小煤窯要堅決取締、關停,對於中型有一定規模的煤礦,則采用合並、股份製改造的原則,在完善安全設施和環境保護措施後可以重新發證允許開采。
對於大型礦場,則轉讓給引進的正規煤礦開發企業,由他們對礦場進行技改,提高產能和安全環保措施,打造新的煤礦產業基地。這一方麵,隻能請朱飛揚幫忙,物色國內一流的礦業集團。
但無論如何,整頓煤礦企業對古林經濟帶來的陣痛是不可避免,這就必須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來彌補,而古林縣的各鄉鎮的情況和上林鄉又各不相同,簡單複製上林鄉的經濟發展模式肯定不行,段澤濤準備過段時間就到各鄉鎮去調研,結合各鄉鎮的特點,為他們製定各自的經濟發展策略,扶持鄉鎮經濟發展,改善底層農民的生活水平。
當然鄉鎮經濟隻是一種彌補,要真正拉動古林經濟騰飛就必須打造支柱性產業,過去古林就隻靠煤礦產業一條腿走路,增長速度慢也就再所難免,如今連這條腿都瘸了,如果不打造新的支柱性產業,古林經濟就必然會倒下或滑坡。
按照段澤濤原來的規劃,古林具有煤炭資源和各種石料資源的優勢,開發區可以打造一條以水泥生產為龍頭的建築材料產業鏈,而根據段澤濤從中央得到的信息,國家正在規劃中西部高速公路網,五年內將有三條高速公路在山南動工,到時這個建築材料產業鏈必然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也可以填補煤礦整頓造成的經濟縮量。
同時段澤濤還預見到,當這個高速公路網建成,古林的交通狀況就大大改善了,而古林本來就地處三省交界的位置,他打算在這裏規劃建造一個三省最大的小商品集貿批發市場,讓古林成為江南的溫州,進而拉動物流、餐飲、酒店住宿等第三產業的發展,到那時,古林就能實現四條腿走路,真正實現經濟的大飛躍!
當然這一切都還是段澤濤腦海裏的規劃,能否實現還是個未知數,早幾天,張新賢打電話回來說招商引資的事情已經有了眉目,也不知到底進展如何了。
想曹操,曹操到!張新賢興奮異常地從外麵跑了進來,“老板,好消息,好消息!招商引資的事情已經有進展了,省裏一家十分有實力企業有意向要到我們古林來投資!”。
段澤濤見張新賢比早一向又瘦了些,顯見在外麵十分辛苦,不過卻容光煥發,精神抖擻,穿著西裝打著領帶,倒是頗有幾分派頭,和當日見他胡子拉碴滿臉頹廢的樣子完全像變了一個人,親自起身給他倒了一杯水,擺擺手道:“別急,先喝口水,慢慢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