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 語不驚人死不休(2 / 2)

華夏雖然地大物博,礦產豐富,但經濟飛速發展的背後卻是對不可再生資源的過度甚至是破壞性開采,資源短缺問題也正成為華夏騰飛所必須麵對的瓶頸。

改革開放20多年,華夏的工業化進程突飛猛進。從1990年到2001年,中國石油消費量增長100%,天然氣增長92%,鋼增長143%,銅增長189%,鋁增長380%,鋅增長311%,十種有色金屬增長276%。這樣的消耗速度,迅速耗盡了國內的資源。

華夏人口占世界21%,但石油儲量僅占世界1.8%,天然氣占0.7%,鐵礦石不足9%,銅礦不足5%,鋁土礦不足2%。到不久的將來,我們已經不可能靠國內資源來支撐今後的發展。從消費總量看,不出五年,華夏的石油對外依存度將達到57%,鐵礦石將達到57%,銅將達到70%,鋁將達80%。

華夏的國內資源再也難以支撐傳統工業文明的持續增長,華夏的環境更難以支撐當前這種高汙染、高消耗、低效益生產方式的持續擴張,經濟發展模式的戰略轉型勢在必行。

在段澤濤前世,就發生了澳洲力拓礦業集團強迫華夏鋼鐵生產企業接受其鐵礦石漲價96.5%的不合理條款,重生以後段澤濤自然不希望再看到這屈辱性的事件再重演一次,他要用自己的呐喊引起國家高層的重視,提前布局,讓國家少走些彎路。

當然段澤濤也知道自己寫這篇論文存在很大的政治風險,甚至就此斷送自己的政治生命,但好不容易有這樣一個平台和機會,他如果不能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那他將終生遺憾。

段澤濤這篇《資源危機與經濟發展戰略轉型淺論》的論文就象一顆沉甸甸的炸彈,把中央黨校幾位負責審閱青幹班學員學習論文的教授都給炸蒙了,這個選題實在太大膽、太敏感、太棘手了,他們也不敢擅自做主,就把這篇論文送給了負責這個班的中央黨校楊副校長。

楊副校長聽說侄兒楊子河被一個叫段澤濤的打得住了院,心裏也有些火起,雖然他也知道楊子河在外麵打著楊家的旗號行事有些張揚,但要教訓也有家中長輩啊,你一個小輩打了楊子河不就是打楊家的臉嗎?一打聽才發現這個段澤濤還真不簡單,和朱家、肖家、李家都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而這事也確實是楊子河理虧,也隻得做罷,心裏就對這個段澤濤留了心。

後來段澤濤進了中央黨校,他卻發現這個段澤濤行事十分低調,一般不怎麼外出,學習也很認真,授課教授們對他評價都很高,他簡直懷疑此段澤濤非彼段澤濤了,待看到段澤濤這篇論文他又嚇了一大跳,這個段澤濤還真是大膽啊,簡直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啊!他還真有點看不透這個年輕人了,這麼大的事他也做不了決定,隻得把論文往上麵遞。

這篇論文幾經輾轉最後到了中組部江副部長的案頭,對於段澤濤這個名字,江副部長並不陌生,這次中央黨校青幹班之所以規格如此之高,其中有一項秘密任務,就是對其中幾位列入紅色接班人A計劃的年輕幹部進行階段考察,段澤濤就是其中之一。

當他拿到段澤濤的履曆檔案時,就被段澤濤所創造的一個個奇跡給震驚了,幾乎隻要段澤濤所到之處都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讓他對這個年輕人十分好奇,心中也起了愛才之心。

但做為一名老組工幹部,他也非常清楚,越是這種才華橫溢、順風順水的年輕幹部越容易出問題,往往這樣的天才幹部都存在性格缺陷,而且一旦經受挫折就很可能一蹶不振,特別是江子龍在他麵前添油加醋地搬弄了一番段澤濤的是非後,更讓他對段澤濤生出了張揚衝動、恃才傲物、愛出風頭的印象。

而眼前這份言論驚人的論文更是仿佛印證了他的想法,拋開論文本身的觀點是否正確不說,這都不應該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幹部應該發表的言論,他雖然對經濟工作不太熟悉,但也覺得段澤濤在全國都在大幹快上的大好時期公然大唱反調有些不合時宜。

但幾位中央領導對這篇論文的態度也似乎不太明朗,幾位政治局常委都隻是在報告上畫了一個圈,或簡單地寫了“已閱”兩個字,隻有一號首長在論文的標題“危機”二字上畫了一個圈,先打了個感歎號,又打了個大大的問號,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