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林蕭斐的異樣
“洪管家,麻煩你幫蕭斐找一個師傅。”我淡淡的說道。
對於眼前這位容貌清秀且性情冷淡的太子妃,洪德心中並不喜歡,而且她還害的他一直十分寵愛的蓮兒小姐病的那麼重,在他心裏更是厭惡,誰知道是使得什麼妖法讓主子迷上她這等無鹽之姿,斂起不悅,卑謙的道:“對不起,公主,沒有太子的吩咐,老奴不敢擅自做主。”
“哦,知道了。”我淡淡的應著,曾今不知道遭遇過多少這種情形,甚至是更直接,對於他的故意刁難,現在已經對我造成沒有任何情緒上的波動了。
“那老奴告退。”對於太子妃的毫不動怒,洪德心一凜:太子妃好深的城府啊。
“說說的對莊子&8226;天下篇的理解。”我淡淡的問著,蕭斐讀書的事情我並不想打攪到軒轅易和沈白蓮。想看看蕭斐前段時間在逍遙莊學的如何,隨意的抽了一本他學過的文章讓他講講其中的內容。
“天下之治方術者多矣,皆以其有為不可加矣!古之所謂道術者,果惡乎在?曰:“無乎不在。”曰∶“神何由降?明何由出?”“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不離於宗,謂之天人;不離於精,謂之神人;不離於真,謂之至人。以天為宗,以德為本,以道為門,兆於變化,謂之聖人;以仁為恩,以義為理,以禮為行,以樂為和,熏然慈仁,謂之君子;以法為分,以名為表,以參為驗,以稽為決,其數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齒;以事為常,以衣食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為意,皆有以養,民之理也。古之人其備乎!配神明,醇天地,育萬物,和天下,澤及百姓,明於本數,係於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運無乎不在。其明而在數度者,舊法、世傳之史尚多有之;其在於《詩》、《書》、《禮》、《樂》者,鄒魯之士、縉紳先生多能明之。《詩》以道誌,《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其數散於天下而設於中國者,百家之學時或稱而道之……”
“天下之治方木者多矣”段中,提出學術問題有道術和方術之分。道術是普遍的學問,隻有天人、聖人、神人、至人才能掌握它。學術則是具體的各家各派的學問,這種學問都是各執一偏的片麵的學問。在“其明而有數度者”段中,闡述了莊子對儒家學派的看法,認為儒家主要是明傳《詩》、《書》、《禮》、《易》、《春秋》的。在“不侈於後世”段中,說明了墨子、禽滑厘的墨家學派的學說。對墨家的非樂、節用、兼愛、節葬以及後期墨者的墨辯都作了充……”驚訝與蕭斐的聰明好學,而且竟能將自己看法闡述的這麼條理清楚,我決定先讓他自己看書。
菲雨閣籠罩著一股詭異的平靜氣氛,由於軒轅易幾乎一直都是待在蓮清苑,府中大部分的丫鬟們太醫都到那去了,一時間,菲雨閣又恢複了平日的寧靜,但與往日似乎又有些不同。
“這幾日都看了些什麼書?”他又遲到了,雖然掩飾的努力掩飾,但步子稍微的不穩我仍是留意到了。
“我,,,我”支吾了幾聲,不想看到姐姐那深邃的眼中出現失望,蕭斐低著頭道,“我這幾日沒有看書。”
“為什麼?”我淡淡的問道。
“對不起姐姐,蕭斐以後不會了。”並沒有作任何解釋,蕭斐隻是說道。
“恩,那你回去吧。”
*
來的一天比一天晚,對於好學的蕭斐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是發生了什麼事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