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說的乃是儒家六藝,而非六道。因為當時世道太亂,儒學士子又大多手無縛雞之力,極易受到傷害。孔子七十二弟子中,仲由便死於衛國之亂,被人砍成了肉醬。之後,為了保護這些學生,孔子設立儒學六道,便是仁、義、勇、理、智、信六道。”
這時,範曄也忍不住了,在一邊問道:“老師,我隻聽說過仁義禮智信‘五常’,卻從未聽說過還有六道的。”
孔丹慘然一笑道:“當年六道初創之時,儒門士子個個振奮,認為從此之後,生命有了保障。六道也不負眾望,竭力衛護眾人。六道中人,均是習文練武,文武雙全的傑出人物,更兼秉承各道精義,在社會中處處幫扶弱小,懲惡揚善,極得民心。勇之道更是以‘勇’為榮,處處奮勇當先。但是這卻觸動了統治者的那根敏感的神經。所有的統治者都希望自己治下的子民安分的像綿羊一般,這樣才便於治理。若是老百姓一個個都跟老虎一樣勇猛,當權者又豈能隨意盤剝,豈敢任意掠奪?因此時間不長,六道在各國均受到了程度不同的打壓,連帶儒學也是跟著低迷下去。更糟糕的是,孔子的七十二弟子中,勇之道的道主宰予在齊國發動了叛亂,妄圖推翻齊國的統治。雖然最後被鎮壓了,但齊國也因此元氣大傷。各國因此驚凜,遂而開始排斥儒學,大量士子被逐被殺。為了儒學能夠繼續保存下去,孔子不得不忍痛將宰予逐出門牆,宣布勇之道解散,並對其餘五道的經義進行大幅度修改,使之更加符合當權者的要求。於是,勇之道遂在曆史長河之中逐漸湮沒,世上僅餘其餘五道尚存,卻也已是殘缺不全。到了董仲舒之時,這五道更是被改的麵目全非。道中之人,都不過是一些誇誇其談的腐儒,外表偽善的偽君子,還有凶殘暴虐的屠夫!”
周圍四人聽了孔丹這一席話,心中都是湧起驚天駭浪。儒門之中,竟還有此等秘辛,實是聞所未聞。
周寶在現代之時,便覺得儒學過於軟弱。中國近代的百餘年黑暗曆史,幾乎全是拜儒學的腐朽思想所致。卻沒想到,他所認識的儒學,不過是被閹割的儒學。真正的儒學,也有自己血勇的一麵。套一句小說中的話就是:儒之大者,為國為民;儒之小者,仗劍任俠!
“難道,勇之道從此就湮滅了不成?”周寶不由喃喃自語道,心中充滿歎惋。
不料孔丹卻是話鋒一轉,“當然不是!當年聖人為了使儒學得以繼續生存下去,不得不忍痛解散了勇之道。但那隻是表麵上的,事實上勇之道一直未曾消亡,隻是聖人將其轉到了暗處,秘密發展而已。”
周寶不由精神一振,道:“這麼說,現在還有勇之道的人存在了?”
“當然!老夫便是勇之道這一代的道主!”孔丹仍是坐在那裏,但說出的話,卻是恍若春雷,語驚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