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媽媽本人。有幾次,翻舊時博文,看到童一曾經那麼胖乎乎的,看到甜妞曾經那麼胖乎乎的,還有錄影裏童一那吐字含混地學說話,我這個“讀者”一篇接一篇愛得不能自拔,多虧了有這些文字、照片、錄影,才讓自己和孩子有機會翻看他們曾經如此傻頭傻腦、憨態可掬的樣子。
另外就是分散在各處的親人和朋友,因為有了這個博客,大家可以時不時地翻看一下兄妹倆的成長情況,童一的奶奶比較擅長表達:“太感謝你為倆孩子拍的照片和記錄的文字了,是這個博客讓我們沒錯過孩子們的美好成長。”童一的奶奶除了看照片,也會把文字用穀歌翻譯,盡管翻譯得不倫不類,但老人還是獲得了很多兄妹倆的生活信息。
童一的爸爸經常出差,他每天打開電腦就是看我的博客有否更新,他把博客頁麵一直掛在電腦桌麵,他隨時可以翻看童一和妹妹的生活點滴。
博客還成了結交各界朋友的一個渠道。博客衍生了很多老朋友,都是看著童一和甜妞長大的朋友,他們從兄妹倆的蹣跚學步看到了如今的生動活潑,他們也知道童一的小毛病,他們也都很想見見甜妞並給她一個大擁抱。這些質樸的情感都讓我很感動,大家網絡上萍水相逢,卻能不摻雜質的喜歡你的孩子、關心你的孩子,在這個情感日漸淡薄的今天,是多麼難得和珍貴。
小樂媽媽是個大學老師,也是個畫家,她在小樂10歲時送給孩子的生日禮物是利用業餘時間根據女兒的童言趣語畫的插畫出版的一本“童言無忌”,她還計劃好了女兒的20歲30歲,甚至40歲50歲的生日禮物,她說能否實現,就取決於能否堅持寫博客了。
就像小樂媽媽說的那樣:“時光無論怎樣都會流逝,與其讓它在我們臉上留下皺紋,不如讓它在我們記憶裏多留下孩子們成長的痕跡。”
童年小貼士
為孩子寫博客,專注孩子的內容即可,有想分享的喜悅,或者新手媽媽的疑惑和擔心,包括孩子遇到的點點滴滴,都可以成為博客的鮮亮特點。
文字記錄的同時,最好也能隨時拍些孩子的成長照片,好定格孩子成長路上的樣子,為孩子們留下更多真實可靠的成長痕跡,也為大家保留更多美好的記憶。
當孩子能表達了,可以讓孩子更多地參與媽媽寫博客,例如除了記錄孩子的童言趣語,也可以問問孩子:今天你想讓媽媽在博客上寫什麼,發哪些照片?
哪怕是很小的孩子,也會看自己的照片,尤其看到某些場景和表情,孩子就會增加表達的願望。
為孩子寫博客,和孩子一起成長,是父母育兒的一項職責,當然也充滿了分享和交流的樂趣,提高父母和孩子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