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回 阿裏少年千裏請兵嶺國君(1 / 3)

有一天,嶺國境內忽然來了三個陌生人。一個頭上係著白綾巾,胸前佩戴金子護心鏡,華服上繡著獅虎花紋,長得英俊、瀟灑而又年輕。另外兩個衣衫樸素,看樣子像是主仆三人。辛巴梅乳澤正好到嶺地來見格薩爾,恰巧碰上這三個陌生人。一見這主仆模樣的三人,心中好生奇怪。特別是見那少年長得儀表堂堂,竟有些喜歡起來,不由得上前動問:

“喂,頭上係著白綾巾的少年嗬,你是從哪裏來的,叫什麼名字?看你長得俊美,為何臉上布滿愁雲?俗諺說:‘弓要彎曲才是上品,箭要筆直方能射中靶心;狡辯時說話轉彎抹角,交朋友要直率真誠。’我老漢梅乳澤願意與你交朋友,有什麼話可以對我說。”

那少年一聽說眼前這長者就是聞名天下的大辛巴梅乳澤,臉上的愁雲頓時消散。麵對梅乳澤的,是一張笑臉:

“這是什麼地方我不知道,卻碰上大英雄梅乳澤,想必這就是嶺國了。多麼幸福嗬,命運把我帶到了這裏。多麼美好嗬,讓我見到了雄獅大王的賢臣。我從北地阿裏國來,名叫玉傑托桂,阿裏住著九萬戶百姓,國王名叫達瓦頓珠。國土本來美麗又遼闊,臣民本來安寧又快樂。現在呀,忽然來了魔女七姊妹,生下七個凶惡的妖魔,鑽進了國王的宮內,把持朝政,百姓們被推進了火坑,行善的受責罰,作惡的才算立功勳。”

“那你出來想做什麼呢?”梅乳澤明白了玉傑為什麼麵罩愁雲。

“我渴望拜見雄獅王,聽聽他的聲音,看看他的神韻。看大王是不是有辦法,救阿裏九萬戶百姓出火坑。”

梅乳澤被這少年的誠心所感動,想他小小年紀,居然想的是九萬戶百姓,不辭勞苦,艱難跋涉,到這裏來投奔格薩爾大王,我怎能不帶他去見大王呢?於是,梅乳澤答應立即帶他去見雄獅大王格薩爾。

原來,這少年玉傑托桂本是阿裏大臣讚拉多傑的兒子,因為目睹魔臣當道,百姓受難,才逃出國來。他想,與其在魔臣手下偷安,不如淪落天涯受苦。久聞嶺國大王格薩爾專門降妖伏魔,不如前去投奔,請他到阿裏來降伏那七魔臣,為民除害,救百姓出苦海。主意拿定,就帶著兩個貼身的仆人離開阿裏。主仆三人究竟受了多少苦,遭了多少難,沒人能說得清,而今得見雄獅大王,那主仆三人早把勞苦置之度外,歡天喜地隨梅乳澤而去。

梅乳澤帶著玉傑主仆三人來到森珠達孜宮外,下馬先行進宮稟報。王妃珠牡得知來客不僅出身高貴,而且敦厚善良、勇敢機智,就親自出宮來,把玉傑主仆三人帶到雄獅王的寶座前。

玉傑雙手捧上一條繡有八吉祥圖案和墜有輪王七寶等九種瓔珞的哈達,獻給了格薩爾大王,然後行九叩首大禮。

王妃珠牡右手端著斟滿酥油茶的金碗,左手捧著倒滿青稞酒的銀碗,跟在她後麵的幾個侍女手裏端著各色精美的甜食和牛羊肉。王妃珠牡已看出格薩爾大王也喜歡這個少年,她就更加熱情起來。

辛巴梅乳澤已把玉傑的情況向大王稟報過了,現在,他要玉傑自己向大王講講。

玉傑托桂正了正頭上的白綾巾,正欲跪在地上,被珠牡扶住了。不知為什麼,從一見到這美少年的麵,珠牡就像見到久別的兒子一樣,對他格外親熱。她本想把玉傑攬在懷裏,又怕大王怪罪,隻得在一旁不斷地勸他多吃。見王妃如此親切相待,雄獅王又如此慈祥,玉傑心裏又高興又悲傷,想起自己的老父還在國中受難,阿裏的百姓還在那裏受熬煎,玉傑托桂再也咽不下去了。此刻,他有好多好多話要對雄獅王講,但是,從哪裏說起呢?

“大王嗬,我玉傑托桂今年剛滿十三歲,像剛上籠頭的小馬,剛斷奶的羔羊。有句老話說得好:‘不是幸福過了頭而遠走,隻因苦難沒了頂而逃遁。’那黃金般的阿裏國土,原來百姓生活得幸福美好,國家和平安寧。自從來了魔臣七兄弟,我們就算落進了苦難的深淵。大王嗬,天母曾經預言,先王也有遺訓,都說當阿裏被烏雲籠罩的時候,雄獅王就會在嶺地降生,隻有格薩爾才能掃除阿裏的霧障。於是我才逃出來,曆盡艱辛把您尋。現在阿裏百姓的苦樂,還有我們三個無依無靠的可憐人,全都托付給您了。雄獅王嗬,願大王把我們收留,願大王快把妖魔掃盡,讓阿裏重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