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不管多窮的縣委一哥,都幾乎都不願意平調到市裏去做一個行局的一把手,哪怕是交通局這種大局。當然了,警察局和財政局這兩個是例外。
甄兆明為了進城,那可真是下了大本錢的。
好在,本錢下得大,收獲也不小,在交通局長的位子上幹一年,頂得上他在鄉鎮一把手的位子上幹一屆了。
甄兆明做人也比較厚道,入主交通局以後,他把幾個道路擴建的工程給了吳忠誠的一個親戚去做,這又讓吳忠誠賺個盆滿缽滿。慢慢的,吳忠誠便把甄兆明當成了自己的親信,而甄兆明也不枉吳忠誠的一手提拔,把縣裏的交通事業管理的有條不紊,各種罰款、收費每年都居望柏市第一。
雖然基礎設施建得不如其他縣市區,但吳忠誠隻要滿意了,就算你政績再差,那也是優秀的。
縣財政的收入高了,領導很高興,但他個人的錢包鼓了,那會更高興。
所以,甄兆明和吳忠誠的關係很微妙。
有些大事情,甄兆明敢越過陳從水直接來找吳忠誠,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而陳從水雖然是吳忠誠的人,又是分管交通的副縣長,可甄兆明把大工程都往吳忠誠的關係上靠,陳從水能夠從交通工程這一塊得到的好處也就有限了。
甄兆明的所作所為,陳從水多少還是有些不樂意的,可也沒辦法。
因為吳忠誠高興了。
隻要吳忠誠認為甄兆明幹得好,那他陳從水就算屁都撈不著,也隻能把氣憋在肚子裏。
坐下之後,甄兆明看了吳忠誠一眼,感覺到一哥現在應該沒什麼重要的事急需處理了,便笑著道:“老板,沒打擾到你的工作吧。”
吳忠誠嗬嗬一笑,道:“兆明啊,你這一來,我還真想起個事,108整修的事,跑得怎麼樣了?”
108國道是橫穿燃翼縣的交通要道,燃翼縣境內有四十二公裏,上次大修還是在六年前。平時車流量很大,現在已經破爛不堪,去年縣裏就打算重修這段路,但苦於沒錢修,報到省裏又一直還沒批下來。
這一段國道線,對燃翼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交通要道。縣裏的東西要運出去,外麵要東西要運進來,基本上都要走這一段的。
所以,如果能夠把這段路搞好,第一是政績,第二也可以發展縣裏的經濟。
要想富,先修路嘛。
一般來講,縣委對縣府的工作有指導權,至於具體的工作,還得縣府去具體操辦,縣委沒必要過問得太細。
但吳忠誠是一把手,這段路的重修工程也已經上升到了民生工程之一,所以他不管是公開場合還是私下裏跟交通局溝通的時候,都高調的關注。
吳忠誠這麼關注,這裏邊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他的小舅子盯上了這個工程。
甄兆明也心知肚明,這四十二公裏的路,完全修好,上上下下的人都可以撈上一筆了,所以他也很上心。吳忠誠縱然再強悍,在這個種大利益上,也不可能一個人吃得下的。
現在一見麵,吳忠誠第一句話就問起了這件事,這讓張甄兆明心裏有點不爽。本來自己是來跟吳忠誠告張文定的狀的,可自己還沒開口,吳忠誠卻給了自己一個難題,這讓他感覺自己嗓子裏像是卡了一個魚刺一樣,吐不出,咽不下。
但領導既然發問了,自己還不得不說,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啊。
甄兆明這次體會了個真真切切,他腦子裏細想著,臉上堆著笑,對吳忠誠道:“我這正想跟您彙報這事呢,省廳上周已經批了,市局也答應會撥些款子,我們還要再做一做工作。”
吳忠誠點點頭,心想,你他媽的還想跟我彙報,我要是不問,估計你小子也不會親自來跟我說。
不過,吳忠誠也明白,這事甄兆明早晚也得跟自己說的,他不敢胡作非為,就算他拿出幾公裏給他的親信,那也得經過自己同意的。
吳忠誠點了點頭,一臉嚴肅地說道:“嗯,108這次整修你們交通局一定要嚴抓死守,認真對待,這是我們縣今年的十大民生工程之一,馬虎不得,一定要嚴把質量關,招投標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不能讓那些烏七八糟的施工隊整那些豆腐渣工程糊弄老百姓。兆明啊,我們縣修條路不容易,你肩膀上的擔子很重啊!”
甄兆明非常明白,這是在暗示自己呢,他小舅子就是正規軍,其他施工隊那都是豆腐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