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最後,隻有張文定、周誌忠、高德貴穩穩地坐著,很明顯是不會舉手了。
常務副縣長仝輝麵無表情,同樣也沒有舉手。
陳從水臉上有掙紮的神色,考慮來考慮去,最終還是沒舉手。
既然已經和吳忠誠翻臉了,他也做好了準備。況且,就算舉手支持了,他的責任也跑不掉——重新招標,那就是說他這次的事情辦差了啊!
表決的結果,隻有五個人沒有舉手,吳忠誠險勝!
張文定對於這個結果,沒有意外,雖然比較遺憾,可心裏也很踏實了。
在沒有了薑富強這個盟友之後,他張文定在縣委常委會上,居然不知不覺中,就有四個人支持了,這比起以前,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
當然,最重要的是,政府這邊的兩位常委,已經跟他站在一起了,那吳忠誠就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樣,對縣府的事務再遙控了!
從這方麵來講,這個會,張文定也是贏家。
雖然隻是暫時輸了一陣,可卻贏了長遠。
……
盡管項目招標這個事情屬於政府範疇,可縣委常委會上決定了要重新招標,那縣府這邊,也隻能把縣委的決策執行下去。
張文定非常明白,如果踢出了先前的公司,重新招標的話,雖說這些公司也不至於跟政府鬧翻了天,但這件事對於自己的威信卻是一個嚴重的打擊。
本身來說這個工程是自己主持的,而且招標工作也是政府操作的,現在倒好,政府這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不但否定了前期自己的工作,而且重新招標還會對政府財力造成很大的浪費。
在安青縣的時候,張文定隻是副縣長,管的事兒其實不算多,就算比較多,可也隻需要管事就行了,上麵的壓力,很多時候都是薑慈幫他頂了的。
現在到了燃翼縣,他當縣委專職副的時候,麵對吳忠誠,是有一種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勇氣,所以也能夠鬧得比較歡騰。
可現在,他入主了縣政府,當了縣府一把手,才知道,這基層的工作難度,真的不是一般的大。
尼瑪,這為縣裏修路辦好事,本來應該是一個成績,可到頭來,居然變成了別人攻擊自己的理由,變成了別人打壓自己威信的契機,這簡直沒地方說理去!
這一刻,修為如張文定這般,也感覺到了一種疲憊。
不過,下一瞬間,他就化疲憊為動力。哼,我張文定這一路走來,什麼事兒沒見過,這麼點小風小浪,就讓我認輸,你們想得太天真了!
這個事情,張文定雖說在心裏給自己打氣了,但解決問題,並不僅僅隻要打氣就行了的,還得有實際的手段才行。
這個事情如果處理不好,那後果可不僅僅隻是這一件事情本身,還關係到張文定在縣裏的威信,以及今後的工作開展。
這是張文定上任縣長以來遇到的最棘手的一個事。
不管他怎麼做,這件事都沒多大的好處,反而有不少的壞處。
張文定自己也明白,吳忠誠這是狗急了跳牆,所以才幹出這種事,他更明白,這也是他對吳忠態的威脅越來越大,逼得吳忠誠不得不出這險招了。
其實,真要說起來,張文定還是相當尊重吳忠誠的,隻要吳忠誠不亂指揮,不亂插手,本來張文定還想過跟吳忠誠緩和一下關係,把縣裏的事情搞起來的。
畢竟,現在他是一縣之長了,考慮的應該是怎麼把縣裏發展起來,而不是天天和吳忠誠唱對台戲。
回到縣政府,張文定認真思考起來,自己今後和吳忠誠,到底要如何相處。
曆史經驗告訴張文定,不管哪個縣裏,黨委和政府一把手如果能一條心,那麼這個縣的發展肯定是相當有希望的,反之,則會是一團亂麻。可是現實也告訴張文定,有些縣裏,縣委一號和縣府一把就總是尿不到一個壺裏,導致縣裏內耗嚴重,地方經濟不能快速增長,倒黴的還是老百姓。
說到底,還是一個權力問題,以及麵子問題。
這世上的事,誰不希望按自己喜歡的來呢?
大方向大決策上縣委做決定了,那張文定沒二話,政府這邊堅決執行。可像修路這種具體事物,你吳忠誠也非得插一腳,他當然不樂意了。
沒這麼拿縣長不當回事的。
這次的事情要做好,但吳忠誠這個人,張文定這次也算是徹底有意見了。
甚至,他心中的疑惑又湧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