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仲仁家裏曾是有名的醫藥世家,輝煌時期曾壟斷了國內大半個中藥市場,門店不下百家。
但俗話說風水輪流轉,一個產業從興起到輝煌最終走向末落,自然有它的規律。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自身經營的不當,或是消費者偏好的改變,還有新興行業的衝擊等等。
到了二十一世紀初,家裏的產業傳到了隆仲仁爺爺隆耀祖手裏。那時候,正趕上互聯網市場的瘋狂崛起。隻要你能想得到的,無論什麼玩意在網上都能買得到。這時傳統行業都受到了衝擊,藥店的生意自然一落千丈。沒過幾年家裏的生意就做不下去了,隆耀祖變賣了家裏大多數房產,才勉強把經營的債務給還上。
祖上的家業無論是毀在了誰的手上,又有誰能心甘呢?如果這人不為此感到惋惜,那肯定是沒良心。但要是按部就班想要重現當年的輝煌,那這人肯定沒腦子。隆耀祖明白這個道理,後來的幾年他走南闖北尋找適合的項目,準備東山再起。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有次經人介紹他認識了一位正在研究人體克隆的科學家。
隆耀祖對人體克隆這個項目非常有興趣,他知道如果研發成功,那將會產生醫學史上的一場革命。
關於這個科學家叫什麼名,很少有人知道,隻知道他有個外號叫“眼鏡”。那時候隆耀祖已經五十多歲了,他第一次見到這個的科學家很是意外。因為在他心裏個叫“眼鏡”的人,最起碼應該是個和自己年輕差不多年紀的半老頭子。誰知道恰恰相反,“眼鏡”非常年輕,身材較高卻瘦的離奇。走起路來搖搖晃晃,似乎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似的。最有特點的,是他鼻梁上那副厚厚的金絲眼鏡,那度數估計高的嚇人,所以認識他的人因此都叫他“眼鏡”。
“眼鏡”曾經是著名的遺傳學專家,他的4歲女兒得了一種先天性的絕症,就當時的醫學水平還無法治愈。後來“眼鏡”鋌而走險想利用人體克隆的技術,將女兒的絕症治愈。但苦於沒有資金來源,所以他的研究一直處於半擱淺狀態。直到隆耀祖的到來,在隆耀祖說明來意後。倆人一老一少仔仔細細的聊了一宿,真是相見恨晚。隆耀祖在醫藥行業混了大半輩子,可以說閱人無數。他當然能看得出來“眼鏡”也就是個書呆子,但在人體克隆這個未知的領域別有一番造詣。隆耀祖沒費多大力氣便說服了“眼鏡”將人體克隆的研究轉變為商業模式,這樣既可以救“眼鏡”女兒的命,又可以獲得巨大的收益。於是兩人一拍即合隆耀祖出錢“眼鏡”出力,租了實驗室買齊了設備準備大幹一場。
對於生物的克隆早在19世紀中期,被一名叫伯內特的澳大利亞免疫學家所發現。直到19世紀末克隆羊多莉的誕生轟動了整個世界,隨之克隆技術也因為違背自然的法則,被推上了風口浪尖。現在隆建國和孟眼鏡看到各種新興行業迅速崛起,倆人都想拚一把。他倆要錢有錢,要能力有能力,人體克隆的項目進行的很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