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四百一十七章 黃維錯到訪(1 / 2)

“還愣著幹嘛!趕緊將那些人全部給我捆起來,然後……然後就像……他們一樣,全部給我吊起來。”武南忽然指著一邊的“葫蘆”大喊道。有了這些生力軍的加入,這掛葫蘆的活兒,瞬間也快了很多。而那些聲討的人,瞧見勢不可為,一些人已經悄悄離去,也不曉得是害怕了,還是想要為他們的主人通風報信。這時魏麒麟又將武南招呼了過來,道:“來來,你湊過來幫我認一認屍體,這四具屍體,是昨天晚上翻牆進來想要殺我的人,可惜技藝不精,全部讓反殺!到是還有些骨氣,被抓了以後寧死不屈,顯然是要保護他們的狗主人,我也得弄清楚,這些人到底背後的勢力是誰。”說完魏麒麟意味深長的看著武南和那丁圭。武南聞言湊了上去,盯著這四人看的非常仔細,更是把這屍體衣服翻開,像是要找出一些相關的信息。等他倆瞧完了以後,武南若有所思,丁圭則哭喪著一張臉。“魏帥,這裏麵我認識兩人。其中一人叫丁奎,是丁圭堂弟,這家夥每天都遊手好閑,不事生產,在升龍城裏麵是出了名的刺兒頭,關於他的事兒,你問這丁圭就是。”武南說著看向丁圭齜牙一笑,看不出好壞。“丁奎是我堂弟不假,可是我倆關係並不親密。”丁圭慌忙說道:“他每次找我都是借錢,而且從來不還……我懷疑他昨天晚上,隻是想要到平安王府內偷一些東西,他這人沒有殺人的膽子,這中間肯定有什麼誤會……” 魏麒麟一聽,也不去深究更不去拆穿,這丁奎在升龍城這麼出名,讓他來當死士確實有一點傻。因為很容易就暴露身份,到時候拔出蘿卜帶出土會有很多人遭殃。一般的死士,最起碼得外人不知道才行。因此魏麒麟猜測這丁奎,也是一時間受到奸人蒙蔽,是個替死鬼而已。“其他三人你們還有認識的嗎?”魏麒麟問道。丁圭搖頭道:“其他人我都不認識,隻認識我堂弟,我保證我說的話全是真話,沒有一句假話。”似是怕魏麒麟不相信他的話,丁圭還慌忙又強調了一次。東薑侯武南則笑嘻嘻道:“我認識,不光認識還僥幸見過!”魏麒麟盯著他沒有說話。武南察覺到魏麒麟眼神有些不善,便慌忙解釋道:“我以前在鄭家見過這人,好像叫做元!”“這個元跟誰親近?”魏麒麟問道。武南搖了搖頭,他隻是僥幸見過,至於這武南到底是去找誰的他就不清楚了。魏麒麟聽話他們的話皺眉想了想,這四人分為三波。其中一個跟丁圭有關係,隻要控製住丁圭,就知道答案是什麼。另外一個則跟鄭家有關係,難道這鄭家真的不死心??還是說是想故意禍引江東?至於另外兩人,一起行動的,他們都不認識,難道說不是升龍人?是從別處調過來的?想到這裏,魏麒麟也不去管他們,反正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武南,我再交代你一件事兒,你能辦到嗎?”魏麒麟忽然看著武南問道。“什麼?”武南下意識問道,隨即便慌忙答道:“保證完成!”見這貨求生欲挺強,魏麒麟咧嘴一笑道:“看到那邊牆上掛的六個人了嗎?你帶著人,再帶一些近衛軍,去將他們家抄了!惡意損壞大明官署,這罪名可不小!切不可徇私舞弊明白嗎?”聽到這話,武南臉瞬間耷拉了下來,可還是用力的點了點頭,道:“明白!”這明顯是得罪人的事兒,可是他還不能不做,做了得罪升龍的百姓,不做得罪魏麒麟。非得讓他選擇一個的話,他寧願選擇得罪百姓。沒多久,武南便帶著一眾人,與那牆上吊著的抗議群眾一起離去。送走了武南以後,魏麒麟又看向身邊唯唯諾諾的丁圭,問道:“丁圭啊!你堂弟這事兒,有沒有想好怎麼處理嗎?”聽到這話,丁圭臉色也變得非常難看。對於丁圭來說,現在的處境非常尷尬!他想要做些什麼給自己洗脫罪名,可是他堂弟這人贓並獲的屍體正躺在地上呢,讓他實在沒法做過多狡辯。而且不管是誅九族,還是誅三族,對於丁圭來說,也沒有什麼區別。就在這時,丁圭看到一人朝著這邊過來,瞬間就鬆了一口氣。這時魏麒麟也見到瞿亞與一個男人朝著這邊走來。便慌忙迎了上去,道:“瞿丈您怎麼來了?”要知道今天早上才剛剛燒了瞿亞所珍愛的洪德刑律,然後看著他哭的稀裏嘩啦。魏麒麟好說歹說的將他勸慰好了送了回去,這才半天不見,他又主動找了過來,而且還帶了朋友過來,這是怎麼回事?“有位朋友,想讓我將他引薦給你,我推脫不下,便隻好親自走一趟。”瞿亞說著將手指向他身邊那人。後者則主動說道:“高平黃維錯,見過經略大人。”聽到這話,魏麒麟先是一愣,這人說的是大明話,而且他稱呼自己為經略大人,很顯然他是自以大明人自居,而並非是安南人?就在魏麒麟愣神的功夫,瞿亞又到:“既然已經引薦過了,就沒我什麼事兒了,老朽就先離開了。”魏麒麟見狀一把拉住瞿亞道:“瞿丈,要不到屋裏喝杯茶再走?”瞿亞聞言滿臉灰敗,急道:“小子,你要是真想我好,就早些放開我吧!我與你走的越近,就越危險,現在老老實實的回家養病,或許還能落一個善終。”魏麒麟聽到這話,也是頗為無奈,自家有這麼可怕嗎?不就是想跟你親近親近!你這弄的跟我身上有瘟疫一般避之不及。“這……既然瞿丈家中有急事,那您道上小心一些,我就不送你了。”魏麒麟說著鬆開瞿亞的手臂。看著這個和藹有趣的老人慢慢離去。等他徹底走遠後,魏麒麟才笑嘻嘻的看著黃維錯。後者主動開口道:“經略大人能否借一步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