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產值理念(2 / 2)

自最初,魏麒麟在科爾沁培植力量,為的也隻是牽製後金,不說讓這些人幫自己攻打後金了,隻要他們能夠保持中立,不偏向後金,魏麒麟的戰略目標就算是已經完成。

現在看來這個目標隻怕早就超額完成了。

“好,那我說一說我的初步想法,你們要是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地方,就繼續補充。”布和開口道:“我們這個聯盟,是以經濟和軍事的全麵聯盟,雖然我們的部族還是各自生活,但是我們必須做出我們自己的貿易區,以及組建屬於我們聯盟的護衛隊,養這些護衛隊的錢則由我們所有人一起來出。”

穆爾聞言道:“組建自己的護衛隊這個我到是明白,隻要我們大夥兒抽掉一些人出來就行了,可是這貿易區又是怎麼回事?”

布和聞言笑了笑道:“這件事情就讓巴圖給你解釋吧。”

魏麒麟聞言點了點頭道:“蒙古之所以比大明落後,就是因為很多人不事生產,而我們大多數人,都是隻為了養活自己就可以了,完全沒有貨幣概念,以及個人產值概念。想要改變這個狀態,就必須要有貿易區。然後在貿易區內產生貨幣,好讓所有人明白自己的產值。”

魏麒麟的話,讓穆爾一頭霧水,似乎他越說自己反而越迷糊了。

“產值又是什麼意思?”

魏麒麟隻得繼續通俗易懂的介紹道:“比如,一個牧民可以照看一百頭羊,這一百頭羊,一年產的羊毛和羊奶以及羊肉,可以換取多少銀子,這就是這個牧民的個人產值。同理,一個農民可以照料多少莊稼,而這些收獲的莊稼又能夠換取多少銀子,就是這個農民的個人產值。

然後無論是裁縫還是釀酒師傅亦或者幫人看病的大夫,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都能夠產生應有的價值。我們現在的狀況就是這些價值都是模糊化的,很多事情都是以肉或者皮毛來結算,因此並不清楚自己所做這些事情,能夠給自己帶來多少個人產值。當我們給出一個明確的衡量標準,所有人就都會明白個人產值的概念。”

通過這樣一解釋,穆爾才似乎明白了一些。然後又不解問道:“可是這個人產值與促進貿易有什麼關係啊,我怎麼感覺這件事情,和貿易完全沒有關聯啊。”

魏麒麟聞言笑了笑,解釋道:“我們蒙古雖然有行商,可是大多都是由以物易物的方式來交易,獲得自己所需的物品,也有少量流通金銀,可是並沒有統一,且都認同的貨幣,所以很難有一個標準的衡量標尺。

當我們將衡量標尺的問題解決以後,每一家一個月能夠收入多少,就有了明顯的對比,這樣那些生活窘迫的人,為了趕超別人就得拚命的工作,賺取更多的收益,來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

當大夥兒都開始賣力做事了,我們的部族整體產值,也就自然跟著提升了,到這種時候您覺得以物易物的交易還會像現在這樣貧乏嗎?就算我們設定固定的貿易區,也能夠吸引很多客人來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