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遠洋碼頭(2 / 2)

等魏麒麟出了城主府後,卻發現自己似乎沒什麼地方能去。

索性就先去流雲城的碼頭瞧一瞧這開始作業的碼頭到底有多麼熱鬧。

這次一路疾奔向碼頭的魏麒麟,總算沒有再遇到沈譽這等惡心人的事兒。

等他到遠洋碼頭後,正好有幾艘大船靠岸。

從上麵插的旗子可以看出來,正是大明遠洋公司的船,很多強壯的水手,正在從上麵往碼頭上搬運貨物。

漕運,對古代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種運輸途徑,它相較於馬拉車馱,代價更低性價比更高。

這也正是隋煬帝楊廣為何不惜留下千古罵名,也要修建京杭大運河。

因為有了這條漕運要道後,能夠讓南北的貨物流通更快,從而刺激經濟發展。

魏麒麟也正是從未來過來,懂得此刻漕運的重要性,才在流雲城選址之時,特意在這條溪流上建造。

為了讓那些大船能夠開到這裏,魏麒麟甚至花費了幾百萬兩的銀子,來拓寬河道以及掘深河床,好讓這些大船可以暢通無阻。

最後,才在所有人的不理解中,打通了會焦山到天津的水道,讓天津港口的船能夠進入順天府。

直到大明遠洋公司開始運作,並且將白花花的銀子運回來的時候,他們才總算明白了魏麒麟的先見之明。

而此刻能夠進入遠洋港口的船,除了大明遠洋公司的船,也就隻有官家的船了。

要知道皇上雖然給了魏麒麟獨家的海貿的權力,可是大多數的海域,可還是封鎖著的。

明史雖有隆慶開關,看上去很大方的樣子,實際上隻有漳州府月港非常小的一個港口是合法的,其餘的都是不被允許的。

而且想從這裏出海,還需要繳納高額的引稅以及嚴格的把控,總的來說,這根本就是鬧著玩。

整個大明海域線那麼長,隻有月港這裏開放,根本就不夠用的。

這也是為什麼明末很多在海上漂流的人,半商人半海盜。還不是管的太嚴,利益驅使。

魏麒麟在這遠洋碼頭遠遠瞧了一會兒,確實看到了一些紅毛的歐羅巴人,可是因為周圍的護衛隊把他們盯的比較嚴的緣故,到也沒有什麼亂子。

就在魏麒麟準備走的時候,又看到了一些相對小的船停靠在港口上,上麵掛的也是大明遠洋公司的旗幟。

這些船上搬運下來的箱子要小一些,而大多都是用袋子裝著的。

魏麒麟瞧了一眼,就明白怎麼回事,他們並不是遠途,而是近途,將天津衛的米麵綿帛等生活物品運到流雲城來。

瞧見這遠洋碼頭還算安穩定的運行後,魏麒麟就縱馬來到了一家酒肆麵前,拎了幾壇子酒直接上了英靈山。

要知道流雲城能有現在的繁華,離不開英靈山上埋葬的那些人。

無論是建城之時不小心去世的人,又或者在京城保衛戰中,戰死的民團兄弟,或者那些在城中巡邏執勤不幸死去的人。

隻要是為流雲城做有貢獻的人,都安葬在了這裏。

也正是這些人的前赴後繼,才有了流雲城的現在。

對於這些在流雲城中生活的人來說,埋葬在英靈山上的那些人,才是流雲城的英雄。

來到英靈山上後,魏麒麟將一壇子酒擺放在英靈碑上,然後獨自拆開一壇,狠狠灌了幾口,盯著遠方歎道:“如果你們能夠看到的話,不知道會不會為現在的流雲城感到欣慰。”

這一夜,魏麒麟一個人自說自話自斟自酌,直到深夜,才縱馬下了英靈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