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紅衣女子(1 / 2)

臨行前,華知州親自送了王瑞靖和王瑞安各一套文房四寶,隻是瑞靖多了枚華瞻親手刻的雞血石印章。

華芬的親事算是已經定下來了。

隻是雙方父母留了信物,口頭有個約定,待到來年華芬及笄,雙方再正式議親。

王家兄弟帶著玉書,已經啟程前去嶽麓書院求學了。

二舅母王氏帶著寶哥也沒多做逗留,就要回安陸府。李氏備下了整整兩車特產土貨讓王氏帶回去。

王氏想著安陸和荊門相隔不遠,這土特想來也沒什麼差別,便想要推辭。

李氏卻道,無論有沒有差別,這帶回去的、總是自己的一番心意。而且孩子她二舅母特地跑這麼遠過來,幫著芬姐兒說下了這樣一門好親事,怎麼也得感謝這大媒的。

王氏便也不再推辭。倒是看得旁邊的羅氏滿是羨慕嫉妒,卻也不好當場發作。隻是冷著臉不說話。

待人出了門,她回到自己的院子,才恨恨咒罵道,“哼,有什麼好兒都隻想著她自家人,哪有點華家媳婦的自覺啊?那姓王的就好了?將來還指不定怎麼樣呢?真覺得他能中個狀元,讓華芬那丫頭當上狀元夫人啊?我看她是想得美!”又扯著華莯兒道,“你說,劉家兄弟有什麼不好?長得一表人才,家裏還那樣好,她李婉娘是什麼眼光,這樣子的好女婿居然看不上?倒叫我白白在劉家丟了臉麵。”

華莯兒本就對王瑞安有些意思,知道華芬定下的是王瑞靖,心裏還有些竊喜。

現下見母親這樣說人家,自是有些不高興了,“那劉家有什麼好啊?劉峰懦弱,劉嶦猥/瑣,要是我是嬸嬸,我也不願意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那兩兄弟的。王瑞靖即使考不上狀元,怎麼也是讀書人,將來的出路總是比那商戶人家高上許多。”

又有些沒好氣道,“我說母親,你能不能眼光看得長遠點,就知道盯著眼前的蠅頭小利。你這樣,遲早會把令哥兒也教壞了的。”說著也不理會羅氏那變了顏色的臉,徑直就進了自己的屋子。

羅氏站在院子裏,自顧自地生氣了一陣子。但想著已經拿了人家的銀子,也不可能就這樣白白還回去。

眼光自然就盯上了華芳。

隻是這華芳不似華芬那樣好說話,基本上都不太搭理她伯母羅氏。

這天下無難事隻怕有心人!終於,還是讓她尋到了機會。

這劉家要為家裏的老夫人辦壽宴,自然以此為由頭請了華夫人攜女到訪。

李氏本不願去,但畢竟強龍壓不過地頭蛇,本身沒什麼,帖子都送到府上了,要是這貿貿然就不去了,雙方也都不好看。加之,還有那羅氏在邊上磨洋工,要是真不去,隻怕耳朵上起繭子都是輕的。

最終倒是去了,隻是華芬指了人家,就不方便去了;華芳突然受了寒,怕去衝撞了客人,也不好前往;隻得小女兒華芝隨著去了。

羅氏滿是不高興,卻又挑不出李氏的錯來,隻得悻悻地拉著華莯兒上了馬車,先行了一步。

華莯兒本也不願意去,想那劉夫人眼睛可隻盯著這叔叔家的三個女兒,自己去了指不定還隻能當那襯紅花的綠葉了。那樣還有什麼意思?自己生得比華芬華芳美,不過就是家裏沒個當官的爹罷了,卻顯得低了一等。

但羅氏勸得有理,說不準就能在這樣的場合相到個什麼好人家,比那王家強些,往後也能在華芬三姐妹麵前揚眉吐氣了。

於是,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就隨母親出了門。卻不想,在大門口見到華芝,還是那童子般的雙髻模樣,衣服也不比平時鮮豔些,竟似乎連打扮也不曾。

那倒好,本就巴不得沒人和自己搶風頭,這下可算是如意了。高高興興地就跟著母親上了馬車。

劉家在當地也算大家族,隻是家裏不是耕田就是商人,幾乎沒出過讀書人。所以就顯得沒那些讀書人家那樣氣派、抬得起頭。

俗話說,官商一家,哪個做生意的能不打理好和衙門裏的關係呢?所以,這州縣裏吃皇糧的倒是去了不少,但職位都不顯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劉家眼巴巴地要跟華家結親的緣由之一了。像他們這樣的人家,在當地的生意差不多好也就是這樣兒了。隻盼著家裏能出個讀書人,有個當官的,這生意才有可能做得更大了。

而外麵人卻是不知這劉家的道道,劉夫人也隻有結了這樣一門親事,才能真正揚眉吐氣。不然,瞧著某些人,總覺得在扇自己耳光一般叫人難堪!劉夫人陳氏見著華夫人李氏攜女而來,即便不是長女,也是滿心歡喜,趕忙迎了進去。

坐在那些夫人、太太的圈子裏,無非是談談金玉首飾,聊聊胭脂水粉,相互吹捧吹捧身上的綾羅、繡麵上的花樣,甚是沒意思。

而這在座的眾女眷,也屬華夫人算是為首了。這些話題總能被人變著方兒誇在華芝身上。明顯未用胭脂水粉,也未著綾羅綢緞,更是沒有珠釵玉石,卻也能莫名其妙被誇讚。真是一件叫人哭笑不得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