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感恩同事——同舟共濟共度風雨(1 / 3)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同事是與我們朝夕相處、給予我們工作支持和幫助最多的夥伴,正是因為身邊有這麼多好同事,大家通力合作,才成就了我們如今的業績和成功。關愛同事就是在關愛我們自己,我們要學會感激自己身邊的同事,與同事一起共度風雨,攜手打造屬於我們的卓越團隊。

感謝同事伴我們一路成長

“感謝明月,照亮了夜空;感謝朝霞,捧出了黎明;感謝春風,融化了冰雪;感謝大地,哺育了生靈……感謝生活,感謝和平,感謝這一切一切的所有,感謝這美好的所有。”這首《感謝你》,每當熟悉的旋律在耳邊響起,就讓人想起曾給予過幫助的人們。踏入社會後,一路走來,每個人都離不開的是那些樂觀、勇敢、善良的人們——我們的同事們。

是他們令我們每天微笑著走進辦公室,揮灑汗水與歡樂;他們也同樣給予我們收獲,讓我們每天帶著滿足走進家門。他們給了我們太多很太多,是他們伴著我們一路成長!

曾讀到這麼一篇文章《我和我的同事》,感觸很深。

轉眼間,我在婦幼保健所已經工作了18年,18年前第一天上班的情景還曆曆在目,轉眼時間像箭一樣飛馳而去,多少感動留在了我的心中。

18年前我剛從嘉興衛校的婦幼醫士專業畢業,分配到婦幼保健所兒保科工作,那時兒保科的兒科、兒保、內科、內勤、外勤一共才三個人。還記得我剛來兒保科時兩位老同事在生活上對我悉心關懷,工作上更是無私地幫助和教導。還記得工作第一年的冬天特別冷,兒科門診沒有取暖設備,為防孩子受涼,我總是先搓搓手再查體,我們沈科長看到後,特地把科裏唯一的熱水袋給我,並給我重新做了一個布外套,讓我在門診時捂手取暖,這個布外套我至今還保留著,看到它我就想起18年前的溫馨感人情景。在工作中兩位前輩更是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動感染著我們新來的同事,對我們在工作中的疑惑總是有問必答。剛工作時由於我沒有什麼工作經驗,經常擔心自己做不好,她們就把自己的工作經驗和心得與我分享,讓我更快地融入這個和諧的工作環境。

後來幾年我們兒保科隊伍逐漸壯大,現在已經有六人,比起我剛來時多了一倍,新來的同事們在老同事的影響下,敬崗愛業,同事之間互相幫助、關心。記得前年,上班路上我被一輛疾馳而過的電瓶車撞倒後在家休息,科裏同事們相約到我家裏來看望,他們當時關心的問候,我現在回想起來仍感到那麼溫馨、感人。

回首這18年的工作經曆,非常感謝老同事對我的關心、照顧及科室同事給我的幫助,相信我們一定會相攜走向更燦爛的明天。

與同事們一起共事,是一生中的緣分,應該惜緣。珍惜緣分首先要懂得感恩,就是銘記身處逆境時同事的一句鼓勵,在順境時同事的一句忠告,取得每一點成績都是因為同事給予的幫助和支持。無言不酬,無德不報,投我以桃,報之以李。麵對同事的真誠,我們應真誠地感恩。感恩同事的教育、關愛、啟迪,豐富了我們的閱曆,教給了我們付出,提升了我們的智慧;感恩傷害、批評、打擊過我們的人,磨煉了我們的意誌,拓寬了我們的心胸,強化了我們的能力;甚至我們還應感恩欺騙、折磨、放棄過我們的人,因為他們喚醒了我們的良知,鍛煉了我們的毅力,磨礪了我們的精神。

的確,同事是我們每個人身邊最好的夥伴,他們給予我們太多太多。感謝同事給了我們自信,激發了我們無窮的工作熱情和靈感;感謝同事給了我們寬容,讓我們學會用寬厚的心包容所有的人和事;感謝同事給了我們快樂,讓我們由衷地發出對生活更深層次的熱愛;感謝同事給了我們更深重的使命感,讓我們不知疲倦地點燃正義之火照旅程,讓我們知道我們的事業隻有起點,沒有終點。

感謝同事給予我們力量

團隊精神在一個企業、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中都是不容忽視的。

理查德·托曼作為施樂公司的最高領導人,自上台之初就非常重視施樂的團隊建設。

施樂的團隊建設並不排斥競爭,但強調競爭必須不傷和氣,不但要公平,而且要講究藝術。例如,克利夫蘭銷售區各小組之間開展的競爭就顯得溫和而幽默:每個月月底,累計營業額最低的小組將得到特殊的獎品——一個模樣滑稽、會自行旋轉的醜臉娃娃。而在以後的30天內,這個玩具娃娃必須放在該小組的辦公桌上“昭示”眾人,直到有新的“優勝者”將它“奪”走。各小組將玩具娃娃戲稱為“絕望者”,為此大家你追我趕,唯恐因墊底而“中獎”。

醜臉娃娃的用意是:在同一個團體中,同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係,誰都不能單獨地生存,誰也脫離不了群體。個人的利益和團隊榮譽密切相關,要想戰勝對手,就得和團隊並肩作戰。

施樂的管理者是想讓員工們明白:作為一名員工,應該為企業的成功負起責任,也應該為其中每位同事的成功擔起義務,隻有員工間精誠合作,才能為整個企業的輝煌增添絢爛的一筆。

在這樣一種競爭機製下,施樂的團隊建設卓有成效。施樂公司地區經理法蘭克·派斯特將施樂團隊製勝的故事寫成DONT FIRE THEM,FIRE THEM UP(中文譯本名為《抱團打天下》)一書,一時洛陽紙貴,書中的“獨行俠難成大事,勝利來自團隊”一語成為美國企業家的口頭禪。團隊精神的打造既依靠成員之間相互合作,又離不開內部成員之間和平、公正的相對競爭。

在非洲叢林中,號稱叢林之王的獅子往往長期處於饑餓狀態,是什麼原因呢?答案就是獅子捕獵的時候都是獨來獨往。而叢林裏另一種食肉動物——鬣狗,則是成群活動。大的鬣狗群有數百隻,小的也有幾十隻,它們很少自己獵食,而是等獅子把獵物殺死以後,從這個叢林之王的嘴裏搶食!

雖然單個的鬣狗對於強大的獅子來說根本不值一提,可是成群的鬣狗團結起來卻讓這個叢林之王望而卻步。爭奪的結果,往往是獅子在旁邊看鬣狗分享自己辛苦狩獵的成果,等到鬣狗吃完了才撿一些殘羹冷炙聊以果腹。

當今企業中也同樣存在像獅子一樣的人,他們能力超群、才華橫溢,自以為比任何人都強,他們藐視職場規則,不屑於同事的任何意見,甚至連上司的意見也置若罔聞。在以團隊合作為主的企業裏,他們幾乎找不到一個可以合作的同事和朋友。這樣的人,最終隻能像獅子一樣處於饑餓之中。

麥克是一家營銷公司中數一數二的營銷員。他所在的部門,曾經因為團隊協作的精神十分出眾,而使每一個人的業務成績都特別突出。

後來,這種和諧而又融洽的合作氛圍被麥克破壞了。

當時,公司的高層把一項重要的項目安排給麥克所在的部門,麥克的主管反複斟酌考慮,猶豫不決,最終沒有拿出一個可行的工作方案。麥克則認為自己對這個項目有八九成的把握。為了表現自己,他沒有與主管磋商,更沒有貢獻出自己的方案,而是越過他,直接向總經理說明自己願意承擔這項任務,並提出了可行性方案。

他的這種做法,嚴重地傷害了部門經理。結果,當總經理安排他與部門經理共同操作這個項目時,兩個人在工作上不能達成一致意見,產生了重大的分歧,導致了團隊內部出現分裂,團隊精神渙散了,項目最終也在他們手中流產了。

想成為卓越員工,光靠個人的才華是遠遠不夠的,一滴水隻有融入大海才不會枯竭,一位員工隻有充分融入整個企業、整個團隊,他的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工作中,我們要善於與每個團體成員進行有效的溝通,並保持密切的合作。不要為求個人的表現,丟棄了自己團隊工作的榮譽感,打亂了團隊工作的秩序。這樣,才能夠保證團隊工作的精神不被破壞,也不會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造成致命的傷害。因此,我們必須加強與同事間的合作,做一名能夠擔當責任的好“搭檔”,如此,才能共同打造一支優秀的團隊,才能實現我們的人生價值。

感激同事幫助我們成功

一個生氣的男孩向他媽媽大喊他恨她,然後他又害怕受到懲罰,就跑出家,來到山腰上對著山穀大喊:“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山穀傳來回應:“我恨你!我恨你!我恨你!”男孩吃了一驚,跑回家去告訴他媽媽說,在山穀裏有個可惡的男孩對他說恨他。於是他媽媽就把他帶回山腰並讓他喊:“我愛你!我愛你!”男孩按他媽媽說的做了。這回他發現有個可愛的小男孩在山穀裏對他喊:“我愛你!我愛你!”

在工作中也是這樣,你對同事感恩,與他們友好相處,他們自然也會同樣喜歡你。你們就會組成一個強大的團隊,共同獲取成功。

每個人事業的成功都需要別人的幫助。當天才遇到天才,互相切磋砥礪,就會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即使是庸才遇到庸才,隻要互相取長補短,同樣能如虎添翼,所謂“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優秀的同事就像撐杆,讓你躍過不可能的高度,讓你事業的畫麵更加生動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