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6點,我們就可以很快地把寶寶的感冒和肺炎區分開了。
6.寶寶感冒用藥要謹慎
寶寶感冒,家長牽掛。可是在為寶寶使用藥物時一定要小心。一些常見的抗感冒藥成年人使用是安全的,但寶寶即使按規定劑量服用也可能出現意料不到的不良反應,有時甚至發生較嚴重的藥物反應。這是由於寶寶身體各組織器官尚未發育成熟,各器官的功能也不完善,抵抗能力較低,對藥物敏感的緣故。所以,兒科醫生告誡:嬰兒患感冒時以下幾種常見的感冒藥應當慎用或不宜使用。
(1)阿司匹林:服用該藥易出現消化道反應,因為阿司匹林有局部刺激及損害組織作用,在胃酸環境中它較易穿透胃黏膜及表麵的上皮層,並具備角質溶解作用,因而容易產生消化性潰瘍、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應。如果長期使用阿司匹林還可能導致小兒體重減輕、顱內出血及肝髒的損害。
(2)感冒通:該藥為雙氯芬酸、人工牛黃及氯苯那敏等組成的複合劑,有關小兒服用感冒通導致血尿已有不少報道。該藥不僅易造成寶寶胃腸道不良反應,如腹瀉、胃痛、惡心等,而且還會出現頭暈、頭痛和皮疹等症狀。過量或過久使用還可能引起小兒造血功能障礙,甚至導致白血病、肝腎功能損害。
(3)吲哚美辛(消炎痛):該藥為家庭常備藥,有消炎止痛迅速的優點。但寶寶使用後導致不良反應率較高。比如,常見有胃腸道反應,嚴重時可致消化道炎症、過敏反應、惡心、劇烈頭痛、精神恍惚、抑鬱等。此外,吲哚美辛還可能對小兒造血係統產生損害,嚴重者可發生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
(4)保泰鬆:為鎮痛、解熱及抗炎的常用藥,但小兒服用可能產生較強的毒副作用。這些不良後果包括:惡心、嘔吐、腹痛、便秘等;抑製造血功能嚴重者造成再生障礙性貧血;對肝髒損害而引起黃疸及急性肝炎;有的寶寶服用該藥還可能引起腮腺、舌下腺等腺體腫大、發炎等。
(5)速效感冒膠囊:該藥是一種複合劑,主要成分含對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及人工牛黃等。對乙酰氨基酚化合物可引起惡心、嘔吐、出汗、腹痛等胃腸道功能紊亂,對藥耐受性差的小兒還可引起肝髒損害,甚至引起昏迷等。醫生建議,一般3歲以下寶寶及新生兒應避免使用該藥。另外,常見的感冒藥如康必得、複方感冒衝劑、感冒靈片中的主要成分也含有對乙酰氨基酚,寶寶也要慎用。
7.寶寶病毒性感冒的常用藥物
由於感冒大多為病毒感染所致,抗生素對病毒無效,所以必須使用抗病毒藥。常用的抗病毒藥有以下幾種。
(1)三氮唑苷,每日每千克體重10~20毫克,分3次服,或按每日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
(2)板藍根衝劑,每次半袋,每日3次,開水衝服。
(3)雙嘧達莫(潘生丁),每日2次,每次5~25毫克,口服。
以上藥物可酌情選用,效果比較可靠,不良反應小。
在下列情況下考慮合用抗生素:①服用抗病毒藥物不能退熱。②預防6月齡以下嬰兒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③血液檢查白細胞數明顯增高。④經常患扁桃體炎。⑤出現支氣管炎或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