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帶寶寶看牙醫的準備
帶寶寶去看牙醫並不是件輕鬆的事,家長必須做一些必要的準備。事先可告訴寶寶要帶他去看醫生,醫生會做一些檢查。如果有時間的話,家長可與寶寶先玩玩“角色遊戲”,家長來做醫生,寶寶做小病人,家長拿著牙刷假裝檢查他的口腔,讓他適應這種感覺;然後家長來扮演“小病人”,讓寶寶做醫生。這樣,能減輕寶寶的恐懼感。
愛心提醒:去醫院時別忘了帶上寶寶喜歡的玩具與食物作為獎勵。
2.乳牙摔傷怎麼辦
乳牙外傷多發生於1~2歲剛學會走路的幼兒。摔傷的多為乳前牙(門牙)。由於乳牙的牙根較短,幼兒牙槽骨的骨組織疏鬆,乳前牙外傷後多致牙齒移位、嵌入或脫位,牙骨折發生的較少。
對於寶寶外傷時乳牙出現的不同情況做不同的處理。
(1)部分脫位和移位:乳前牙在外力的作用下向外或向內傾斜移位後部分脫出牙槽窩時,可將外傷牙恢複到原位後結紮固定,一般預後較好,但日後有可能發生牙髓壞死,根尖感染或牙槽膿腫。如接近換牙期牙根已吸收1/2以上者可拔除患牙。
(2)嵌入性脫位:乳牙嵌入牙槽窩是乳牙外傷常見的一種類型,有時僅切端外露甚至完全嵌入牙槽窩內。如牙齒移位方向偏向齶側,乳牙根尖傾向恒牙胚,應將乳牙拔除,以避免可能對恒牙胚產生損傷。乳牙嵌入後不應拉出複位,避免二次創傷。可觀察讓其自行萌出,接近換牙期的乳牙應拔除。
(3)完全脫位:不宜再植。
(4)牙冠或牙根折斷:牙冠折斷多已暴露牙髓,可在局麻下做活髓切斷術或進行根管治療。牙根折斷可將冠部斷端去掉,保留斷根,可不做處理,如無感染斷根可能吸收。乳牙外傷多係幼兒,如不能合作,不宜進行保守治療,可以拔牙。一般乳前牙缺牙對於正常發育影響不大。
3.乳牙齲並非小事
健康的乳牙可保證恒牙的正常發育和引導恒牙正常萌出。但也有不少父母認為乳牙壞了不要緊,反正最終還是要掉的,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因為乳牙發育不正常或患齲齒會直接影響恒牙的發育,如乳牙齲齒特別嚴重則會影響到乳牙牙根根尖部位,必然會影響到恒牙的發育,導致牙齒形態畸形,這可不是小事,年輕父母不能掉以輕心。一旦發現齲齒要及時請醫生治療、填補,以防繼發牙髓炎、牙髓壞死或根尖周炎等較重的牙病。
值得一提的是,乳牙保護一定要從零歲開始,常見的奶瓶性齲齒一般都發生在年幼的嬰兒身上,但並非僅限於用奶瓶喝奶的寶寶,即使是用母乳喂養的寶寶,如果喂奶後沒有及時為他清潔口腔,導致奶中的糖分附在牙齒表麵,細菌大量繁殖並產生酸性物質,造成牙齒脫鈣,形成蛀蝕,時間一長甚至還可能造成嚴重的彌漫性腐敗性齲齒。
愛心提醒:不要在寶寶熟睡時喂奶,因為這樣不但容易患奶瓶性齲齒,而且寶寶意識不清很可能因口咽肌肉協調性不好而造成嗆咳。
4.為何乳牙齲也要做牙根治療
乳牙是嬰兒期、幼兒期和學齡期咀嚼器官的主要組成部分。嬰幼兒時期是生長發育的旺盛期,健康的乳牙有助於消化的作用,有利於生長發育。
乳牙齲發展速度快,牙體因齲蝕會很快崩壞,在短期內會轉變為牙髓炎、根尖周炎。乳牙的根尖周病會破壞其根尖周組織,導致乳牙根的破壞吸收,乳牙過早脫落影響兒童的咀嚼功能,進而影響兒童的消化功能和生長發育。同時,乳牙過早脫落不利於恒牙的萌出及恒牙牙列的形成;另一方麵,乳牙的根尖周病一旦破壞了其根尖周組織,可影響其下方繼承恒牙牙胚的發育,使其釉質發育不全。未經治療的乳牙根尖周炎還常常是引起全身疾病的感染病灶。因此,乳牙一旦發生牙髓感染就應做徹底的牙根治療。
5.乳牙齲有哪些特點
與恒牙齲相比,乳牙齲有其特異性。
(1)發病率高、發病早:乳牙齲發病率高,7歲左右達高峰,我國乳牙齲發病率為60%~80%。乳牙萌出不久就有可能患上齲齒,發病時間早。
(2)齲齒多發、齲蝕範圍廣:可以是數個乳牙同時患齲齒,也常有一個牙的多個牙麵同時發生齲齒。兩牙相鄰的部位會同時被破壞。分布有對稱性,檢查的時候往往一側如磨牙相鄰的部位有齲壞,另一側相鄰的部位也有齲壞,有時甚至上、下、左、右四處鄰接麵會同時發生齲壞。
(3)齲蝕發展速度快:牙體因齲蝕會很快崩壞,在短期間會轉變為牙髓炎、根尖周炎和殘冠、殘根等。
(4)自覺症狀不明顯:乳牙齲發展快,但是自覺症狀不如恒牙明顯,常被家長忽視,在發展成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時才去就診。
6.乳牙齲有哪些危害
乳牙齲的危害大致可以分成兩種:局部的危害和全身的危害。
(1)局部的危害
①乳牙齲病可造成多個牙齒的喪失,使相鄰的牙齒向缺損處傾斜,上、下牙的咬關係改變,功能紊亂,影響頜骨及顏麵的發育。
②對恒牙胚的影響。乳牙長期慢性根尖周病變會影響繼承恒牙牙胚的發育,有的會引起恒牙胚囊腫,恒牙不能正常萌出。
③影響咀嚼功能。乳牙冠被破壞,或是齲齒造成乳牙脫落,使咀嚼力下降,咀嚼功能降低。
④損傷口腔黏膜。殘破的牙冠和牙根,可刺激口腔軟組織形成潰瘍。
⑤誘發恒牙齲。齲壞乳牙與相鄰恒牙之間很容易積存食物,誘發恒牙齲病。
⑥助長口腔不良習慣。患兒常因疼痛而不願使用患側牙齒咀嚼食物,患側頜骨缺少生理性刺激,時間長了兩側頜骨發育會不對稱。
(2)全身的危害
①影響生長發育。多個乳牙受累時,則食欲減退,消化不良,影響全身生長發育。
②病灶感染。齲齒所致的慢性根尖周炎稱為病灶,當身體抵抗力下降時細菌轉移到全身其他部位致病,如關節炎、腎炎。
③造成心理障礙。前牙的齲齒看上去很不美觀,也影響發音。孩子容易產生心理壓力。
由此可見,保護乳牙很重要。
7.奶瓶齲的危害及其預防方法
(1)病因:寶寶出生後,很多年輕媽媽用奶瓶喂食。喂養的食物中含糖太多或方法不正確而引起的小兒齲齒稱“奶瓶齲”。寶寶出生後到乳牙全部長出前,這一段時間母乳不足或缺乏的媽媽須用奶瓶喂牛奶或其他代乳品,如放糖太多或讓寶寶躺著使奶瓶嘴直接與上前牙接觸很容易發生“奶瓶齲”。
(2)危害:奶瓶齲發病早,有些寶寶不到兩歲牙齒全爛光了,僅存一點牙根在牙床內。奶瓶齲一般從上前牙開始逐漸向兩側後牙發展。牙齒齲壞降低了咀嚼功能會影響全身的發育,造成麵部畸形。
(3)預防:預防奶瓶齲首先要講究科學的喂養方法。在喂代乳品時不要放糖太多,喂食時應讓寶寶坐立,不要讓他躺著。奶瓶嘴要放在寶寶上、下牙之間,以減少食物直接與牙齒接觸的時間。喂食後應給寶寶清洗口腔,去除食物殘渣和乳凝塊,以防細菌發酵破壞牙齒。其次還要講究喂食時間,一般在寶寶睡醒後為好,不要睡前喂食以免喂食後寶寶很快進入睡眠狀態。因為睡眠時唾液分泌減少或停止,牙齒得不到清潔因而易發生“奶瓶齲”。
8.乳牙齲需要治療嗎
乳牙是兒童時期的咀嚼器官,隻有乳牙健康齊全才能保證食物在口腔內充分咀嚼,完成消化的第一步,這樣才能保證兒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足夠營養。咀嚼功能還可對麵部的肌肉、頜骨和牙弓的生長發育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從而使恒牙排列整齊,麵容豐滿美觀。
由於恒牙胚在乳牙根下方發育,若乳牙有病,經常發炎,會影響在它下方的恒牙胚的發育,造成恒牙胚發育障礙甚至壞死,將來就長不出恒牙來了。若乳牙保護不好過早喪失可導致恒牙錯位萌出。
乳牙是輔助發音的器官。發音時需要借助牙齒才能發出清楚的聲音。乳牙缺失會影響兒童的準確發音。
綜上所述,乳牙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從開始萌出到完全脫落,乳牙在兒童口內要存留6~10年的時間,這一階段正是兒童生長發育的最重要時期。因此,乳牙疾病或乳牙過早缺失會對兒童這一階段的消化和營養都非常不利。而且乳牙生病或缺失還直接影響恒牙的健康和整個牙頜係統的發育。所以,乳牙疾病需及時到醫院檢查和治療。即便在沒有自覺症狀的情況下,家長也應每隔半年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次口腔,做到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
9.當寶寶出牙牙痛時家長如何護理
寶寶出牙牙痛怎麼辦?這裏有一些建議。
(1)按摩寶寶的牙床。用手指輕輕按摩寶寶紅腫的牙齦會讓寶寶感到舒服一點。
(2)準備冰凍、柔軟的食物。如果寶寶不願吃東西,家長可以為他準備一些布丁、奶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