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4 二更(1 / 2)

劉明去了北港,劉陵實際接管了台中所有大權,為了消除劉明之前所留下的影響。劉陵開始製造更多的謠言,消除謠言單單依靠辟謠或沉默是沒有用的,製造更多的謠言,實行飽和策略,在謠言中還穿插一些專家們建言。

先是台灣發現了中部儲量驚人的金礦,接著又發現了銀礦,之後又發生了銅礦。

有人說在大肚溪下遊隨便淘淘就有金子。

象這樣的謠言出去後結果可想而知,大批的人下海來到台中,不為別的,淘金啊!

淘金二、三年,回家買房,置地,娶老婆,過地主的生活。

懷揣著發財的夢想,擁有著冒險精神的福建人紛紛來到台中,但是他們很快便發現這都是騙局。

以前來台灣的主要是福建人和廣東人,可以很快一些浙江人也加入移民的隊伍。另外一些山東、河南、蘇北地區的窮苦百姓賣身為奴來到台灣。

中國東南沿海的奴隸貿易伴隨著台中勞動力市場的需求而逐漸增長。

在分割劉明手中權利的時候,劉陵同時更進一步鞏固他的地位,劉陵對台中的人事做了一些細小的調整,提撥了一些新幹部,製訂了更加細致的法律性條文。

這些法律條文在劉明離開後在各鎮進行了公示。

劉明對台發展上有些天外飛仙,大的方向他能確定,可是具體化後立即表現出了他能力的不足。

秩序與紀律,這是劉陵賦予台中鎮的,他的執政使得台中的法律不多,卻極為森嚴。

法律是百姓的行動指南,比如何時上工、何時下工均有明確的規定,違反規定就要受到懲罰。

與懲罰性條款並行的獎勵性製度。

對於公司的優秀員工,年終獎是少不了的,對於那些奴隸而言最高的獎勵便是脫籍。

由於台中“注軍功”、“重耕戰”。使得台中雖沒有了大戰事,但是小的戰事卻不斷,陸軍向中部、南部推進。海軍活動於福建、浙江、南直隸地區的廣闊海域。

農民則不斷擴大耕種麵積,提高糧食產量。

工人則加班加點生產合格產品。

商人頻繁的地來往於台海與日本之間。

劉陵親自督建的山形城堡,動用了三萬人,曆經十個月,外部工程全部結束,城堡內部裝潢等有望在三個月完工。

這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將作為劉明統治台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城堡內亭台、樓閣、水池、假山等被劉陵的實用主義原則給拋棄

在已修完成的一層議政所,劉陵召開了第一次政務會議,就工、農業情況進行調研。林可正彙報了1426年以來農業收支情況和商業收支情況。

“與天啟五年相比,三鎮糧食增漲迅速,台中鎮征收糧食128萬石增漲近一倍,苗栗鎮征收糧食38萬石,彰化鎮征收糧食45萬石,苗栗鎮、彰化鎮兩地開鎮才不到一年,明年隨著囤田的擴大,糧食產量可有望翻一倍。”林可正信心來源於劉明在農業生產方麵的投入,天啟六年,劉明投入到農業方麵的總資金85萬兩白銀,其中三分之一的經費用於購置耕牛。

“截止到目前為止,各項稅賦拆合白銀16254319兩。”

李應、曹文等人都被數字嚇的一跳,曹文說,“林部長,我們台中今年真的收入1600萬兩。”

“截止目前的數字是這麼多。”林可正開始細分這種商業收入,琉璃鏡、香水、化妝品等這些奢侈品,約合800萬兩,台中出口中的大宗商品包括糖霜、火柴、絲綢、瓷器、紙張、硫磺、木材、漆、蜂蜜、蠟、藥采等共計三十三類,這些產品在國內由於極為豐富,價格便宜的讓人難以想象,但是這些商品運到朝鮮、日本,銷售給西班牙、葡萄牙、荷蘭時身價倍漲,台中與日本貿易額居第一、其次是荷蘭、西班牙、葡萄牙、朝鮮、中山,雖然海外貿易讓台中獲取了情巨額的暴利,但是商業收入的七成卻來自內地,明朝的民間財富巨大,尤其是江南地區,這些豪商富賈對於奢侈品需求無度。“截止目前台中各項支出約8115241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