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73 痘痘與黑頭(1 / 2)

洪先春戰敗,彈劾立馬就到了朱一馮的桌案前,罪狀從四條到十三條不等,條條都足以將洪先春拉出砍了。可是把洪先春拉出去砍了,誰來頂先春兄弟的位置。

自倭難消停七十年來,沿海沒有發生過大的戰事,人不知兵。更何況衛所將士都是承襲祖上的職位,終日碌碌,坐食皇餉,一遇風吹草動,早嚇得四散逃匿。營務不整,兵額虛空,麵對如此境況非要下大力氣整頓不可,但是這需要時間,也需要國庫的全力支持。

洪先春雖然打了敗仗,但是福建境內像他這樣懂海戰的人可不多,指不定下位主帥敗的更慘。

朱一馮親自給洪先春鬆綁,好生安慰。

馬祖一戰,明軍共出動水師戰船多達四百艘,回港的隻有四分之一,另有一些戰船向北、向南突圍而去,不過明軍主力尚存,幾艘噸位較大的戰船都回到了福州港。

朱一馮問起當日戰況的時候,洪先春跪地失聲哭痛。

在朱一馮的勸慰,洪先春這才將當日的戰報娓娓道來。

洪先春首先指責那些唯利是圖的武裝商船不聽將領,私自出戰,致使陣行大亂,當然這還不是最壞的,當明軍與台軍酣戰的難分難解之時,相約而來的西班牙戰船突施暗箭,明軍一時傷亡慘重,陣形更是大亂,再加上天氣變化不利再戰,他隻好下令鳴金撤兵。

“大帥,我等皆中了佛郎機人與大肚的詭計了。”

“這些佛朗機人背信棄義,……”朱一馮將那個唐·吉訶德痛罵了一通,朱一馮作為明朝主級知識分子,多年為官,罵人的功夫果然了解,一個髒字都沒有。“洪都司,水師來日可能再戰。”

洪先春一臉難色,“大帥,我水師承平久已,疏於訓練,今日一戰,眾將士氣來瀉,來日再戰,末將並無勝算。”大肚的水師不弱,再加上有西班牙人相助,這仗不好大,另外今日一戰時候,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敵強而我弱,在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洪先春絕對不會再出手,再打個敗仗他腦袋估計就搬家了。

朱一馮當然知道洪先春說的都是實話,可就算不能將大肚水師擊敗,也要想辦法將他們從家門口趕走。

這個時候,他突然想起一個人,一個女人,但是要找這個女人可不容易。

劉明初戰大勝之後,兵鋒直指定海所,接著又攻打連江,明軍反應較為迅速,立即出兵增援連江。可是等明軍陸續趕到時,台軍已南下梅花,進犯長樂。

台水師在海上來去自如,明軍在陸上疲於奔命。朱一馮也發現這樣打不行,立即發公文至各地要求各衛所指揮、千戶、百戶加強守備,另招募附近沿海鄉勇聽命,已做策應。

楊春到達銅山之時,鄭芝龍這邊也已經打響了,自占了銅山後,鄭芝龍不費吹灰之力奪取了漳浦舊鎮港口,占下港口後,鄭芝龍分派人手駐守、瞭望、巡更,犒賞全軍。同時,命鄭芝莞登岸,安撫鄉民,施以接濟,禁絕騷擾。鄭芝龍與當地鄉民相處極為融洽,不時成群結隊的有同族遠親來投、來訪,而鄭芝龍的駐地周圍商販不絕,船上弟兄們購些生活物品也就方便得多,融融然竟難分誰是民誰是寇。

春哥初至銅山,鄭芝龍正發兵漳浦,等上十數日見鄭芝龍未回銅山,便駕船至漳浦。

鄭芝龍問明來意後,將楊春請進大帳,楊春將邀請函件交給鄭芝龍。

鄭芝龍心頭大喜,這些日子,他也感到好生奇怪,為何明軍戰船調動頻繁,但卻不知他們去什麼地方。此次攻占漳浦舊港,便就是投石問路之計。今日見到了劉明手書,這幾天壓在心頭的大石頭終於落了下來。

“有劉大當助我,大事可成,楊當家在此稍留片日,待我修書一封。”

鄭芝龍心中大喜,前次招撫讓鄭芝龍鬱悶難當,此番再戰江湖,定要讓大明上下的鳥人知道他的厲害。不把他們的臉扇腫,怎能撫平他受傷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