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120 要閃驢了(1 / 2)

在台海形式越加惡劣之時,劉明的葡萄牙大舅哥莫西普將家眷移到了台中,以顯示自己與台灣共存亡的決心,這讓劉明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樣讓劉明感覺到惱火的是他將家眷移到了台中。

“這是什麼意思?”

莫西普在澳門的行業工會中收到的消息,行業工會的消息來源與西班牙的交流。

西班牙準備恢複其在台灣北方的領土,所以他們找到荷蘭意欲聯兵攻台,可是荷蘭人打算將整個台灣吞下,所以他們不可能帶西班牙人一起玩。

“哪快涼快到哪裏去。”

這引起了呂宋西班牙總督以及西班牙商人的不滿,西班牙在台南重新獲得了貿易權,這多少平息了他們對領土的要求,對商人來說隻要有生意做,而台方又能保證西國商人的安全,那麼在台灣是否擁有領土也就那會事了。

說起來還是葡萄牙人會做生意,有生意眼光,他們從西班牙商人那裏獲得的情報賣給了台中,同時將台中的情報賣給荷蘭人。

澳門的葡萄牙總督也害怕啊,謠傳荷軍組織了一百多艘戰艦,那可是一百多艘。荷蘭人在不到十艘戰船的時候就敢動澳門,現在有一百多艘戰艦,說不定他們會殺入澳門。所以,澳門的鑄炮已經停止對外銷售,考慮荷軍可能進攻澳門,葡方正進一步加固炮台,同時為了向荷蘭示好,彌補雙方之前的誤會,他們開始以買一送一的方式向巴達維亞提供情報。

英、法、丹、瑞他們也都有生意眼光,他們自願充當荷蘭人的眼線。

這些國家這麼積極的去扮演間諜這一角色,主要是因為這個行當能給他們帶來實際好處。

從巴達維亞到台中如此頻繁的往來輸送情報,快帆船是最適合不過的了。快帆船的噸位雖小,卻也能裝載二、三十噸貨物,每個月隻要能跑成一趟就能掙幾萬。快帆船的缺點也顯而易見,它們經受不起風浪,所以裝瓷器絕對是虧本的買賣。

一個來回完成兩個買賣,200%甚至300%的利潤,這樣的間諜除了保守的西班牙,沒人不願意當。

荷蘭東印度公司想要了解來台東方敵人的最新情況,英、法、丹、瑞、葡所帶來的情報非常豐富,有些情報非常垃圾,有些情報卻非常重要。讓巴達維亞的高層遲遲下不了決定的原因是對方的兵力不但雄厚,而且裝備並不差。

荷屬東印度是擁有二萬多名員工的超級跨國壟斷企業,其麾下的雇傭軍有近四千之眾,如果算上哪些稍加武裝便可參戰的奴隸,全球總兵力怎麼也有二、三萬人。可是這場戰爭要打多久,東印度公司是否能在戰後得到相應的戰爭賠償,按照巴達維亞會計部核算,軍事行動開始後,每月發生的各項開支至少在三十萬,參謀部認為如果五國(英、法、丹、瑞、葡)提供的情報屬實的話,那麼,戰爭可能要持續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具體多長時間,參謀部無法給予準確的回答?具體打到時候,那可要看高層的意思,高層說要打,一年、二年都有可能,高層說要不打,一切說不定頓時煙消雲散。

“他們的情報根本不可信,他們與我公司利益有根本性的厲害衝突,各位,請理智地對付這些情報,以葡萄牙的情報來說吧,十數萬大軍,這明顯就是謊言,再看看英國人、法國人、丹麥人、瑞典人的情報。”這個議員說的時候什麼激動,他隨便地翻動著那些紙張,“在這些消息中,我看到了隻有謊言,而你們卻被這些謊言嚇的屁滾尿流。”

“巴特先生,如果說他們的情報不可靠,那麼這些中國海盜的情報呢?這些情報顯示台灣的明國守軍約有二、三萬人。”

“我們有強大的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