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有頭腦會算計的男人最能賺錢(1)(2 / 3)

島村的成功的確讓我們大開眼界,這種打破常規思維,標新立異的掙錢方式的確是既笨拙之極,又聰明之極的掙錢之道。

2.精於算計成就“李超人”

不會算計的商人就像不懂謀略的軍事家一樣,到頭來可能會敗得一塌糊塗。身為商人,懂得算計,精於算計,才能在商海中縱橫馳騁,所向披靡。

上個世紀50年代,作為世界最大自由港之一的香港經濟開始騰飛。港英當局實行繁榮經濟的自由貿易,不征關稅政策,容許自由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取消“禁止黃金出口條例”,廢除不增發銀行牌照法案,港元可以兌換任何國家、地區的貨幣,黃金進出口、彙兌不受限製等等措施,給香港插上了騰空的翅膀,從而出現了經濟空前大繁榮的黃金時代。

經濟繁榮,人滿為患,勢必會導致房地產業熱,寸土寸金,投資房地產,必定會大有作為。有“超人”之稱的李嘉誠,經過周密分析,大膽做出了他一生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至關重要的抉擇,從而為使他成為超級巨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長江”實業進入地產業的第一筆投資還是在1958年。當時,西方世界發生“二戰”後的第一次經濟危機,香港也未能幸免,香港的房地產業也進入蕭條期,地價猛跌70%,許多房地產公司紛紛倒閉。

這時是進是退,正是考驗一個商人的最佳機會,精於算計的李嘉誠覺得經濟危機隻是暫時現象,香港的經濟在未來幾年之內便會回潮。李嘉誠看準時機,以極低的價格購進了幾塊地皮。他特別看中香港北角,並在那裏興建了一座十二層高的工業大廈。這座工業大廈不僅解決了“長江”的廠房問題,而且還空出很大一部分,他高價租給了別人。隔了兩年,李嘉誠又在柴灣建了第二幢工業大廈。超強的把握機會能力使李嘉誠雖看準了房地產的樂觀前景,但仍采取謹慎入市、穩健發展的方針。

李嘉誠不管資金多緊,寧可少建或不建,也不賣樓宇加速建房速度,也盡量不向銀行作抵押貸款。他興建收租物業,資金回籠慢,卻有穩定的租金收入。同時物業增值的效能,隨著時間的推移,也越能顯示出來。這從港府公布的統計數據可明顯看到,在1959年港府拍賣市區土地平均價:工業用地每平方米10485元;商廈、寫字樓、娛樂場等非工業用地166844元;住宅用地16475元。而到1980年,這三類拍賣地價分別狂升為2954903元、12437905元、1372830元,升幅分別為2808倍、735倍和822倍。地升樓貴,李嘉誠“坐享其利”。他擁有的大批物業和儲備的大量土地,使他成為香港最大的地主。

李嘉誠不愧是一位精明的投資家,他在物業上的保守做法自有他明智的理由,這可從銀行擠兌風潮中看出。1961年6月,潮州籍銀行家廖寶珊的“廖創興銀行”因大量購置物業,而引發存戶擠兌風潮,令心力交瘁的廖寶珊腦溢血猝死。1965年1月,“明德銀號”因參與房地產投機,使其沒有流動資金,故而擠兌破產,這一風潮又導致“廣東信托商業銀行”轟然倒閉,使實力雄厚的“恒生銀行”也陷於危機之中。而在這次危機中,“長江”的損失,與同業相比微乎其微,並在低潮中穩步拓展。

1966年,受內地影響,不少商人紛紛低價出售自己苦心經營多年的工廠、商號、住宅、酒樓等,攜款遷居國外。

這時是走是留,也正是考驗一個商人政治眼光和預判力的時候,李嘉誠決定仍然留在香港發展。李嘉誠一直密切地關注著局勢的發展,但他認為跑到國外並非明智之舉。於是,麵對這一難得的良機,他大膽做出了驚人的舉措,人棄我取,趁低吸納,帶領“長江”實業大量購進便宜的地皮,他堅信好的時光一定會到來。到1969年,最大的地產危機過去了,大規模移民潮雖漸息,而移居海外的業主,仍急於把未脫手的住宅、商店、酒店、廠房賤價賣出去。李嘉誠認為這是拓展的最好時機,他把塑膠盈利和物業收入積攢下來,通過各種途徑捕捉售房賣地的信息。他將買下的舊房翻新出租;同時又利用地產低潮、建築費低廉的良機,在地盤上興建物業。不少親朋好友,都為李嘉誠的“世紀冒險行動”捏著一把汗,有些地產商,也正等著看李嘉誠的笑話,看“長江”實業栽大跟頭。

但那些等著看笑話的結果並未實現,1970年以後,香港百業複興,轉口貿易帶動經濟的普遍增長,地產業也跟著轉旺,而盤下了許多地產的“長江”則身價倍增。有人說李嘉誠是賭場豪客,孤注一擲,僥幸取勝,隻有李嘉誠自己清楚他的驚人之舉是否含有賭博成分。不管怎麼說,他是這場地產大災難中的大贏家,但絕非投機家,這是由他富有遠見卓識和超出常人的心機所帶來的好處。在70年代初,李嘉誠掌管下的“長江”公司擁有的收租物業,從最初的12萬平方英尺發展到35萬平方英尺,每年的租金收入為390萬港元。在1972年,李嘉誠又帶領著“長江”公司先後買下37塊地皮,並興建了大樓。他以8500萬港元買進占地864萬平方英尺的北角半山風景區“賽西湖”地麵,興建了10座各高達24層的高級住宅,並將其餘空地建成娛樂、休息的度假村。另外,他還與“新鴻基”、“亨隆”、“周大福”等集團聯合,買下灣仔海旁的“高士打道”、“英美煙草”公司地皮,興建了“伊麗莎白大廈”和“洛克大廈”。他又與“南豐集團”聯合,買下太古山穀第一號地盤等。這樣,就使“長江”公司在1976年已擁有房屋麵積達638萬平方英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