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善於創新,有點子的男人最能賺錢(3)(2 / 3)

7.奇思妙想——把梳子賣給和尚

人們在做事的時候選擇不同的方法,得到的結果往往是不同的,有時的差距甚至讓人驚訝。把梳子賣給和尚,運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的不同結果會讓你詫異。

某公司招聘職員,為了能從眾多的應聘者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員工,公司給求職者出了一道難度頗大的智力考題。

題目是:給你一批木梳,你如何盡量多地向和尚推銷?

要知道,出家人剃度為僧,頂上沒毛,木梳何用?應聘者或疑惑不解,或憤怒不已,或懷疑命題者神經錯亂。因此大多數人都非常不滿地拂袖而去,最後隻有3個人留了下來。

公司招考人員對這3個人說,這批木梳,任由自取,數量不限,各人分頭去推銷,銷得越多越好。一周為期,回來彙報銷售成果及銷售方法,公司將擇優錄取。

期限一到,3人都回來了。

A賣出1把。他彙報說:我到和尚廟向和尚們推銷木梳,遭到和尚們一番責罵,有個氣盛的年輕和尚還說我譏笑他們,追趕著要打,真是倒黴透了。幸好,下山路上遇上一位懶散的小和尚,小和尚歇在路旁,邊喘粗氣,邊使勁地撓那厚厚的頭皮。見我遞上一把木梳,他高興地接過去,很有興趣地在頭上扒拉起來,於是買了一把。此後又走了幾處和尚廟,卻處處都碰壁。

B賣了10把。他不無得意地介紹起自己的推銷辦法。他登上一座位於高山之巔的古廟。那裏香客很多,擠擠挨挨的,但長途的跋涉與山風的撩拂,把香客們的頭發都給吹亂了。他靈機一動,就跑到住持那裏說,香客一心禮佛,可山風一吹,頭發散亂,於佛不敬;如果在每個香案前放把木梳,讓善男信女們在拜佛前先梳理梳理鬢發,不是很好嗎?住持覺得有理,於是買了10把。

C賣了1000把。起先他對這一難題也皺眉頭,但他堅信辦法都是人想的,自己智力不差,肯定可以想出辦法來。他首先到一座香火很旺的名刹,那裏進香朝拜者多,而且都樂於“隨喜”、“添油”,多有奉獻。C在佛殿之前凝思片刻,有了主意。他找到住持,擺起龍門陣:香客虔誠,慷慨施舍,祈求保佑,寺廟若向他們回贈佛家吉祥物,一可作紀念,二可暖其心,三可擴大影響,一舉多得,那該多好。木梳作用於頭部,乃理想吉祥之物,如果再印上大師飄逸的書法,定大受歡迎。那和尚聞言大喜,當場買了1000把木梳,並將親筆寫的“積善梳”、“佛光梳”印於其上。四方八裏的施主和香客聞知其事,都希望得到一把佛家木梳,於是香火更旺了。大師還約請C下周再送一批木梳來。

拿木梳賣給和尚,的確有悖常理,叫人犯難。說老話,走老路,隻能碰壁;隻有機巧善變,有所發現,才能創新。

讓我們來見識一下眾人及A、B、C三人的思維。

眾人隻知和尚沒有頭發,用不上木梳,便斷定那裏沒有市場,因而不願再作思考,不願另尋他途,知難而退了。這是常規思維和邏輯推理給他們的結論。事實上,創造性思維可以解決常規思維解決不了的問題。市場到底還是有的,別人不是找到了嗎?拂袖而去隻能說明自己思想貧乏、見識狹隘、缺乏創新常識。這是不願動腦、不善思維和毫無創新意識的一族。

A樂於實踐,但思路隻停留於一個點,隻想到直接麵對和尚,隻會直來直去,不善旁顧,不會變通,碰壁是必然的,挨罵也不冤枉。所賣的一把,是恰好遇上懶和尚,純係偶然,並非創造性思維功力所致。從思維上說,A隻會點式思維,僵化靜止,機械刻板,隻知一點,目無他物,不知聯想,也不會發散,屬於隻會常規思維、不善創造性思維的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