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他獲得了下屬的支持
工作中善於運用自己“誠信”的魅商就能得到下屬的支持和信任。
解放戰爭的昌維戰役中,為配合作戰,譚震林領導的政治機關起草了《昌維戰役政治工作指示》和一個瓦解敵軍的電報。起草和發出文件的用意自然是很好的,想盡快讓昌維的敵軍投降。這份材料主要是講對敵方人員的寬大政策,提出該地區的國民黨黨政軍各種人員一律“既往不咎”,立功可以受獎等。在作為電報發出的同時,兵團政治部把這個內容的材料印成傳單,下發縱隊,開展了對敵廣播。隨著電波,消息傳到了中央大本營。第二天,一份措辭嚴厲的批評電報送到了兵團機要室。電報明確指出對罪大惡極分子和其他敵方人員不加區別地一概宣布既往不咎,是直接違反我黨政策及人民解放軍宣言“首惡者必辦”--23條規定的。兵團政治部接到電報,氣氛頓時有些緊張。這可是中央明令批評啊!因而政治部的一些同誌心情十分沉重。他們私下議論著,認為這次處分輕不了,說不定要給有關同誌黨內嚴厲處罰。兵團政治部主任謝有法深感責任重大,立即收回傳單,停止對敵廣播,同時準備向中央檢討。
當時任華野副政委兼東線兵團政委的譚震林知道這事若落到政治部一些同誌頭上,對他們個人十分不利。於是他在會上果斷地說“你們檢討什麼?電文是經我簽發的,由我個人向中央作檢討,不要你們政治部負責。你們該怎麼幹還是怎麼幹。人們還不知道,此時譚震林同誌寫給中央的檢討信已經擺到了中央領導同誌的案頭。他深刻檢討了自己的錯誤,沒有一句責怪政治部的話,更沒有把責任往別人身上推。這件事,使謝有法等人對譚老總肅然起敬。
曾國藩曾說過,無論何人、何官、有無才能,危急之際言而無信,便一錢不值矣!在軍事行動中,展現自己的誠信魅商取信於士卒,是勝利之寶,聰明的將帥都格外珍視部卒的信任之情;在領導管理活動中,取信於人是成功之閥,卓越的領導都特別注重對下屬的體恤。諸葛亮之所以能驅使士卒奮勇殺敵,臨敵之日,拔劍爭先,以一當十,關鍵在於他能夠充分展現自身誠信的素質,從而取信於軍,贏得軍士信任,把“信”作為治軍之寶而用於統兵打仗的實踐中。
工作中,若能以“信”的魅商為本,那麼信就外化於人格、辦事能力和優良的品質之中。成功的為官者不是建立在資本和權力之上,而是以人格內涵魅力為托載體的。以“信”為官,則就像陳年老酒,愈久彌香。
3.外交領域顯風采
魅商的作用,是可以穿越國界的。一位富有魅商的首相或者是總統,總是能夠在出訪中贏得他國民眾的信任。
1954年6月,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英美關係緊張的狀況下,毅然飛往美國,企圖打破對峙,促成合作。在機場上,丘吉爾發表了演講。他的演講不帶公文式的套語,而是以鄉情感動人,用自己的母親曾經是美國人這一事實來贏得聽眾。他演講的第一句話就是“我為從我的祖國來到母親的國家而感到由衷的高興。”話一出口,掌聲雷動,讓美國人感到很親切,為他的訪美提供了良好開端。
菲律賓總統科·阿基諾應邀來中國訪問,在與中國領導人會見之前,先是訪問了自己的祖籍--福建省龍海縣鴻漸村。每到一處,科·阿基諾都流露出對故裏對鄉親的深厚感情。科丨阿基諾對隨行人員和村民們說“我來中國不僅是為國事,也是為個人家事,因為我既是一國首腦,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又是這個村莊的女兒。”女兒回娘家,自然情深意長,祭祀祖先,拜會長輩,結識新交,共敘情誼,格外親切。
科·阿基諾在前往北京之前,先去訪問自己的故裏,攀敘鄉情,追念故舊,以此作為此次外交活動的先導。這次活動,縮短了中菲兩國之間的感情距離,為她北京之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以上兩例可以看到,首相和總統正是運用了“柔”的魅力,打動了公眾的心、獲得其信任從而獲得了訪問的成功。
4. “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風有外力的推動,會刮得更快、更猛。一位有魅商的員工,一旦被老板發現會很快獲得信任,受到重用。
海倫原本是個打字員,現在卻是“辦公室顧問”,工資提高很多,擁有自己的辦公室,並享有很多特權。海倫在辦公室說的話儼然聖旨一般。不論她幹什麼,老板都全力支持。這都源於她有豐富的魅商,獲得了老板的信任。
海倫雄心勃勃、精明、非常自信且渴望成功。她在打印信件、報告和備忘錄時,積累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僅幾個月,她就掌握了公司很多情況和上司的好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