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仰慕絕代風華的麵龐和綽約豐盈的身姿,但是,我們更熱愛在崇高的心靈映襯之下的麵容。我們之所以愛它,是因為它預示著我們有可能成為完美的人,它代表著造物主所追求的最高理想。
激起我們的愛和仰慕的並不是最親密的朋友的外表,而是他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喚起的對友情的追憶和向往。
最崇高的美是一種理想、一種追求、一種體現在某個具體人物或具體事物上的美好品性,它帶給我們的是歡樂和喜悅。
每個人都應該盡可能地使自己變得更加美麗,更加動人,更加成為完整意義上的人。這種對最高層次的美的追求決非沒有意義。
5愈自然,就愈能散發出美的魅力
一切追隨你的良知,一切遵循自然之理,做你該做的事,也許一些美好之事不經意間便水到渠成了。
拿破侖說:“所有不自然的東西,都是不完整的。”
這意味著“愈自然才愈完美”,自然,是完美之母。
嬰兒,保有一顆純潔的真天心;你看小嬰兒的笑靨,是那麼天真無邪,能開啟大人心中的善根與愛。我們染汙的大人反而要向純潔的小嬰兒學習呢。
當我們拿著相機為人拍照的時候,都會提醒對方說:“自然一點!”不矯揉造作便是自然,換句話說,就是“真真實實地秀出你自己”。我們看一個人美不美,其實並不是光看五官表相的,而是看他(她)們潛藏在身體內部的一種無形的真摯與氣質;有的人五官雖平平,可是言笑顧盼、舉手投足間,處處充滿了吸引力,這就是“自然”所散發出來的美的魅力。
我們會發覺,不管高矮纖肥、妍媸美醜,都是極其自然、完美的呈現,都是那麼值得我們欣賞。
有一位傑出的人際關係專家,在演講中不忘一再強調“每一個人都是上帝最完美的傑作”這個理觀。有一位天生的麻子忿忿不平地舉手質問他說:“那我是什麼?”人際關係專家不假思索地回答說:“你是最完美的麻子!”
這雖是笑話一則,不過隻要自己的心量能放大,扮演好“完美的麻子”不也是一種生命的美的魅力嗎?
人,隻要懂得尊重自然,順其自然,在自然中積極地活出真實的自己,就是一個別人無可取代的、獨一無二的、完美無瑕的“你”了。
一位建築設計師設計了位於綠地四周的辦公樓群。
竣工後,園林管理人員問他:人行道該鋪在哪裏。
“把大樓之間的空地全種上草。”他回答。
夏天過後,在樓間的草地上踩出了許多小道,走的人多就寬,走的人少就窄。秋天,這位建築設計師讓人沿著這些踩出來的痕跡鋪設人行道。這是從未有過的優美設計,和諧自然地滿足了行人的需要。
順其自然,可以使事情變得容易,而且又符合自然規律。對人生的規劃,其實也像對庭院的整理,再刻意的經營,亦不如自然來得恰當。人生之事,樂在自然。刻意地追求,往往隻令人徒增負累,苦哉,累哉!
生命中的許多事都是自然而得的,劍橋大學教授萊斯特·瑟羅說:自然的東西才最真實、最可靠。
愛情其實很自然,但有的人卻認為很難尋覓。
那一天,他隻是幫一位盲人拾起了東西,並幫他拎過了馬路,愛情便在某一個角落盯上了他。
友誼其實很自然,但有的人卻認為很難尋覓。
那一天,他隻是與一位陌生的老人下了一盤棋,誰料,友誼便在陽光下發芽了。
人生其實很自然,但有的人卻認為很難捉摸。
那一天,他隻是在公司如往日一樣額外地加班,誰料,一雙睿智的眼睛便讓他的人生從此改變了。
死亡其實也很自然,但有的人卻認為很難捉摸。
那一天,他隻是多跑兩步去扶一位老婆婆,誰料,當他扶起老婆婆時,一塊水泥板在他身後從牆壁上剝落,死亡便在他身邊發生。
其實,自然即美好,自然是渾然天成,是健康,是超脫,無刀刻斧鑿之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