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鯨才自動散去。南極的虎鯨愛吃
海豹和企鵝,在海水中,它們能輕
而易舉地將獵物捕捉住,在冰上的
海豹和企鵝它們也有妙計能捕住。
它們找到冰塊薄弱部分,用它那沉
重的鼻子,把冰壓裂開,冰的另一
邊就慢慢翹起來,使上麵的海豹和
企鵝向冰底處滑,正好躍到水麵虎
鯨張開的大嘴裏。
虎鯨群居生活,實行的是母係
製。典型虎鯨群的成員有:祖母、
母鯨和它的子女、孫兒孫女等。年
虎鯨
幼的雄鯨是在母係製家族中成長的,
和其他動物不同,它們是不會離開
自己家族的。隻有當兩個不同的虎
鯨群相遇時,雌雄鯨之間才會交配。
雄鯨跟雌鯨交配的權力是平等的,
沒有強弱之分,絕不會發生因爭奪
配偶而展開殘酷廝殺。
海洋動物學家發現,在一天中,
虎鯨家族成員總有兩三個小時靜呆
在水的表層,露出巨大的背鰭,它
們的胸鰭經常保持接觸,顯得親熱
和團結。據科學家們觀察,這是虎
鯨紮營睡覺的姿勢。在睡眠和休息
時,虎鯨必須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不然不小心就會落入深淵,陷入險
境。虎鯨為何能安然地漂浮在海麵
呢?因為它們的肺裏充滿了足夠的
空氣。如果鯨群有一頭受傷,或者
發生意外,有一頭失去知覺,就必
須依靠同伴幫助。一般是祖母鯨或
母鯨搶先用自己的身子或頭部托住
它,使其漂浮在海麵上,否則它的
生命就完結了。
虎鯨和陸地上的哺乳動物一樣,
需要呼吸新鮮空氣。奇怪的是,鯨
群所有成員,幾乎都是同步進行呼
吸。科學家們發現,它們做四次短
而淺的潛水,再做一次時間較長、
入水較深的潛水。一頭虎鯨潛水時,
先用尾巴猛烈拍打遊來遊去,盡量
把美麗的鰭舒展開,口也張得很大,
鰓膜凸出,可以看到鰓膜內鮮紅色
的鰓。在求愛過程中,雄魚身體顏
色變得特別鮮明。雄魚由於極度興
奮而顫抖。如果雌魚對雄魚的求愛
表現無所反應,雄魚就會惱羞成怒,
追逐雌魚一直到它被迫跳出水麵脫
逃為止。在經過複雜的求愛動作後,
雌魚接受了雄魚的求愛,接近雄魚,
接著突然橫臥身體,雄魚隨即緊貼
著雌魚,並把雌魚的身體倒轉過來,
使其腹部朝上,雄魚貼在雌魚的下
麵。此時雌雄魚各排出卵子和精子。
由於卵子比水重,在水中往下沉,
此時在下麵等待著的雄魚,用口接
住,並在卵上塗上一層黏液,再向
上遊泳,把卵粘著在浮巢下麵。盡
管雄魚鬥架時非常殘忍,然而它對
自己的子女卻愛護備至。它除在產
卵前修建氣泡巢外,在魚卵孵化時,
它一刻也不休息,維修氣泡巢,經
常環繞氣泡巢四處遊動,警惕地防
範著可能入侵的敵人。
會“織睡衣”的魚
——鸚鵡魚
鸚鵡魚是鱸形目鸚嘴魚科約80
種熱帶珊瑚礁魚類的統稱。鸚鵡魚
體長而深,頭圓鈍,體色鮮豔,鱗大。
其齶齒硬化演變為鸚鵡嘴狀,用以
從珊瑚礁上刮食藻類和珊瑚的軟質
部分,牙齒堅硬,能夠在珊瑚上留
下顯著的啄食痕跡。並能用咽部的
板狀齒磨碎食物及珊瑚碎塊。體長
可達1.2米,重可達20千克。體色
不一,同種中雌雄差異很大,成魚
和幼體魚之間的差別也很大。鸚鵡
魚可以食用,但整個類群經濟價值
不大。
各個海域著名的鸚鵡魚
帶紋鸚鵡魚是印度洋、太平
洋地區的主要鸚鵡魚,長46厘米,
雄魚綠、橙兩色或綠、紅兩色,
雌魚為藍色和黃色相間。大西洋
的種類有王後鸚鵡魚,體長約50
厘米,雄性體色藍,帶有綠、紅
與橙色;而雌魚呈淡紅或紫色,
有一條白色條紋。
鸚鵡魚是生活在珊瑚礁中的熱
帶魚類。每當漲潮的時候,大大小
小的鸚鵡魚披著綠瑩瑩、黃燦燦的
外衣,從珊瑚礁外斜坡的深水中遊
到淺水礁坪和潟湖中。鸚鵡魚有特
殊的消化係統。鸚鵡魚用它們板齒
狀的喙將珊瑚蟲連同它們的骨骼一
同啃下來,再用咽喉齒磨碎珊瑚蟲,
然後吞入腹中。有營養的物質被消
化吸收,珊瑚的碎屑被排出體外。
鸚鵡魚的咽喉齒不像牙齒一樣尖利,
而是演變為條石狀,咽喉齒的上頜
麵上凸起,正好和下麵的凹處相吻
合。上、下頜上各生長著一行又一
行的細密尖銳的小牙齒。小牙齒密
密地排列形成了許多邊緣銳利的板
齒。每當一大群鸚鵡魚遊過,一條
條珊瑚枝條的頂端就被切掉,露出
斑斑白茬。
鸚鵡魚在繁殖後代的時候,雄
魚先撒下精子。然後,雌魚在精子
的中央播撒卵子。這種繁殖方式隻
能使一部分卵受精。而受精卵之中
隻有很少的一部分能成為幸運兒。
古羅馬和古希臘人特別器重這
種魚,把它當做珍品,並不是因為
鸚鵡魚長得漂亮,而是因其具有團
結互助的精神。據研究這種魚的學
者發現,如果鸚鵡魚一旦不幸碰上
了針鉤,在千鈞一發之際,它的同
伴會很快趕來幫忙。如果有鸚鵡魚
被漁網圍住了別的夥伴就會用牙齒
咬住其尾巴,拚命從縫隙中把它拉
出來。因而,一般漁民很難抓獲這
七彩鸚鵡魚
種魚。
有人說鸚鵡魚有毒,可是有些
人卻說鸚鵡魚沒有毒。這到底是怎
麼回事呢?原來,鸚鵡魚本身是沒
有毒的。隻不過,鸚鵡魚的食物中
有些是有毒的。鸚鵡魚體內有分解
消化毒素的器官,所以,鸚鵡魚不
會被這些毒素傷害。但是,如果人
們捕獲的鸚鵡魚體內的毒素並沒有
完全清除,那麼鸚鵡魚食物中的毒
素就會轉嫁給食用鸚鵡魚的人類。
所以,許多漁民都勸貪嘴的食客不
要食用鸚鵡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