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個熱愛寫作的人,那麼初到報社,你或許隻能幹幹校對或者給讀者回信的工作,但隨著上司對你工作的認可,為什麼不多寫些稿子,朝記者的方向發展呢?情況熟了,“版麵”廣了,為什麼不以版麵編輯的職責來嚴格要求自己呢?主動給自己加壓,任何努力都有回報,或許在你默默地、光明磊落地表現自己的時候,你的上司已在一旁微笑著注意你了。
一個年輕人就個人努力與成功之間的關係請教一位偉人:“你是如何完成如此多的工作的?”偉人答道:“我在一段時間內隻會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但我會徹底做好它。”
如果你對自己的工作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又怎能因自己的失敗而責怪他人、責怪社會呢?現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大自然要經過千百年的進化,才長出一朵豔麗的花朵和一顆飽滿的果實。但是在美國,年輕人隨便讀幾本法律書,就想處理一樁樁棘手的案件,或者聽了兩三堂醫學課,就急於做外科手術——要知道,那個手術維係著一條寶貴的生命啊!
這種人注定會是失敗者,家人和同事也會為他們感到沮喪和失望。
一個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都應該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發揮出所有的優勢,求得不斷的進步。這不僅是工作的原則,也是人生的原則。如果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毫無特長可言,沒有了理想,失去了方向,生命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一位先哲說過:“如果有事情必須去做,便全身心投入去做吧!”另一位明哲則道:“不論你手邊有何工作,都要盡心盡力地去做!”無論你身居何處(即使在貧窮困苦的環境中),如果能以全部精力投入熱愛的工作中,最後就會獲得經濟上和思想上的自由。那些在人生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是在某一特定領域裏發揮自己長處的人。
把精力用在刀刃上
眾所周知,煤可以發電,但很多人不知道,其間的損耗是巨大的,百分之九十九的能量損失在機械和運輸上,最後隻有不足百分之一的能量發出了光。這驚人的損耗也就成了科學家致力補救的大問題。
現在的年輕人,總是以為自己年輕,有無窮的精力和能量,並希望憑借著自己充沛的精力而取得事業的成功。他們為青春所帶給他們的一切而驕傲,但他們並沒有珍惜這一切。通宵的熬夜、酗酒、生活不檢點、又很少運動,等等,這些都透支他們的生命和青春,當自己察覺的時候為時已晚,他們質問著自己:“我的青春哪裏去了?原本是會發光的生命怎麼突然如流星一樣變成了石頭了?”
他們驚訝地發現,他們引以自豪的青春,不但沒有使自己功成名就,更沒有把自己的事業推向不朽的輝煌,原本是引以驕傲的精力和能量,都已像用來發電的煤大半耗損在路上了。一個富家子弟,在一時間揮霍了祖輩幾代積攢的家產,實在令人惋惜,甚至痛惡,如果他揮霍的是人生最大的資本——青春,那更是不可饒恕。
眾所周知,家產的潰散,仍舊有許多方法可以挽回,但青春一去則不複返,並且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不知不覺的離你遠去,比如地位、尊嚴,於是,你的生命可能就這樣被埋沒了。
有些人在旁支細節上浪費了精力,有些人則因為性情急躁而在吹毛求疵、發怒抱怨上損耗了精力,更不值得的是,在這上麵損費的精力要比在工作事業上多得多。比如,無故地與人發脾氣、生氣,就好像一個鬆動的水龍頭,點點滴滴地流逝了自己的生命。又如,有些老板動不動就對職員發火,雞蛋裏挑骨頭,大加指責,這種作法其實是很不明智的,不但影響自己的心情,浪費了自己的精力,又失去了部下的尊重和良好的溝通。
很多人在疑慮、困惑、煩躁上浪費了大量精力,他們在做事的時候總是猶豫不決,前怕狼後怕虎,當自己被逼到作出選擇的緊要關頭時,又因精力的耗費而自失勇氣了,他們好像一架不能正常運作的救火機,在機器上用盡所有力量,唯獨不把力量用在把水噴灑到火上。
時光如箭,我們應盡量避免使自己生命和精力受到損耗的事情,當你真的身處逆流的時候,你就得盡力的擺脫和補救。事情過去了,也不要再把思緒放在過去,徒費精力而毫無結果,不要讓過去的腳步成為現今的絆腳石,身外之物不可強留,該忘記的就忘記,別讓那些失敗耗費我們的青春。
那些使你受到傷害,浪費你生命的事你都應盡力避免,在做事之前,我們應考慮,我們這樣做會產生什麼後果,得到什麼,失去什麼,我們是徒勞無功,還是水到渠成。
若是一個人沒有積累足夠的力量,那他一旦遭受挫折就很難東山再起。很多年輕人,都是因為沒有積累足夠的力量、相當的謀略和必備的社會經曆,從而導致解決不了眼前的問題,更別說困難時期的麻煩了,於是在成長的道路上屢遭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