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誌與願:人生的風向標(2)(2 / 3)

5製定一張人生的規劃圖

人生需要仔細規劃,沒有仔細規劃的習慣,隻能使自己每天過粗糙的生活,更談不上打開人生局麵。成大事者的習慣之一就是善於在自己的人生規劃圖上精打細算!

美好、成功的人生離不開規劃。茫茫人海之中,大多數人所度過的一生是無意義無目標沒有規劃的人生。他們隻是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地打點光陰,他們除了一天老似一天外,別的什麼變化也看不到;他們在自己所建造的牢房裏迷惘、焦躁。

人生的敗者在其一生中從未達到過自我解放,從未做過給自己以人身自由的決斷。即使在最自由的社會裏,他們也不敢決定自己的人生如何度過。他們去工作是為了看看世上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寶貴的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在觀看別人如何規劃人生之路,實現自己的目標上了。

曾經有兩名瓦工,在炎炎烈日下辛苦地建築一堵牆,一位行路人走過,問他們:“你們在幹什麼?”

“我們在砌磚。”一個人答道。

“我們在修建一座美麗的劇院。”他的同伴回答。

後來,將自己的工作視為砌磚的瓦工砌了一生的磚,而他的同伴則成了一位頗具實力的建築師,承建了許多美麗的劇院。

為什麼同是瓦工,他們的成就卻有著如此巨大的差別?其實,我們從他們兩人不同的回答中,已經可以看到他們之間不同的人生態度——前者把工作僅僅當成工作而已,後者則把工作當作一種創造;前者在那兒隻知道把一塊塊磚砌到牆上去,別的一概不知不問,後者不僅是在把磚砌到牆上去,而且他的目的很明確,要修建一座美麗的劇院。

兩個人在做同樣的工作,一個有目標,一個無目標,這就是造成兩個人成就不同、命運迥異的根本原因。

曾有人巧妙地把人比喻為一條船。在人生海洋中,大約有95%的船是無舵船。他們總是漫無目的地漂泊,麵對風浪海潮的起伏變化,他們束手無策,隻有聽其擺布,任其漂流。結果他們要麼觸岩,要麼撞礁,以沉沒而告終。

還有約5%左右的人,他們有方向、目標,又研究了最佳航線,同時學習了航海技巧。這些船從此岸到彼岸,從此港到彼港,有計劃地行進。那些無舵船一輩子航行的距離,他們隻要兩三年就達到了。他們像現實中的船長一樣,既熟知下一個停泊或通過的港口,也深知航船的目的地。即使航行的目的地暫不明確(譬如探險航行),也能清楚地知道目標的特性、目的地上應有什麼和現在航行在什麼水域。如果出現狂風巨浪,或者其他意想不到的天災人禍,他們不會慌張,因為他們知道,隻要把應做和能做的都做到,那麼抵達目的地就是確定無疑的事。

人生成大事者往往從起步時就有了生活目標。應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將誓死捍衛的是什麼?

當自己離世以後,能為後者留下些什麼?——成大事者思索,並且明達。

成大事者很清楚,按階段有步驟地設定目標是如何重要。“五年計劃”,“一年計劃”,“六個月達標”,“本年度夏季運動會的目標”等等。然而,成大事者之所以成為成大事者,最重要的原則——成大事是在一分一秒中積累起來的。

成大事者每天的目標,至少要在前一天的傍晚或晚間製定出來,還要為第二天應該做到的事情排出先後順序,至少要寫出六個以上的明確順序的內容。於是,第二天清晨醒來,他們就按照事情的順序,一一去身體力行。

每天結束時,他們再次確認這張目標表。完成的項目用筆劃去,新的項目追加上去,一天內尚未完成的,順推到下一天去。

一個成大事的目標規劃圖,對自己和家庭,從現實到長遠利益都應是周全的。

6做一個有著明確目標的人

一個人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也就產生了前進的動力。因而目標不僅是奮鬥的方向,更是一種對自己的鞭策。有了目標,就有了熱情,有了積極性,有了使命感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