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天地間,難免待人接物、應付世情、與世人相處交往。而每個人脾氣秉性不盡相同,我們需要以不同的對策與之交往,且各種事務繁雜,都有所區別,我們也要學著用不同的方法處理這些事務。然處世是一種藝術,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功夫。善處世者,無論在任何環境之下,常能逍遙自在,怡然自得,澹然自安,欣欣自樂。正孔子所謂“君子素其位而行,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者是。處世而能有超曠高遠之懷,而能有空靈迥異之想,而能有飄逸出塵之致,而能有灑脫不凡之風;則其人生之境界,自能高人一著,超人一等矣。
處世之道如是重要乎?古人雲:凡夫之所以為凡夫,隻是凡事沾滯,凡事執泥,看不空,放不下,在世俗中行,一點也擺脫不了世俗氣習,總是用世俗眼識看人,用世俗眼識看世間,用世俗眼識看自己;如是又何能住凡而能超凡入聖?住世而能超世出塵?天玄子有雲:“人生在世,持躬理事,待人接物,無一不是處世問題。不但入世人宜講求處世之道,即使出世人,隻要一日未脫離此一現實世間,便一日須與人相處,與事相處,與物相處,如此便亦不可一日不講求處世之道”。大凡善處世者,隨在皆海闊天空,魚躍鳶飛;不善處世者,逐處是遍地荊棘,虎顧狼伺。這說得極平率,亦極真切。在一個人的處世上,完全可以看出一個人的人品、器識和修持。故洪自誠雲:“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藹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真人品。”是以一個人處世,首宜心中自有個主宰,轉境而不為境所轉,轉物而不為物所轉,轉天下而不為天下所轉,方可說是立得定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