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人惟一心,起為念慮。念慮之正與不正,隻在頃刻之間。若一念不正,頃刻而知之,即從而正之,自不至離道之遠。《書》曰:“惟聖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聖。”一念之微,靜以存之,動則察之,必使俯仰無愧,方是實在工夫。是故古人治心,防於念之初生、情之未起,所以用力甚微而收功甚巨也。
——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人隻有一心,心動興致起,會產生種種思想和考慮。這種種思慮正確與否,隻在一刹那間。如果一個念頭不正確,很快就被發現了,並且及時糾正它,自然不至於離正道很遠。《尚書》上說:“即使是聖人,倘若沒有善良的意念,也可能變成放蕩不羈的狂人;即使是一個狂人,如果能心存善念,也可能變做一個聖明的人。”小小的念頭,存在於平靜的狀態中,通過人的行動就可以觀察到,能夠在俯仰之間無愧於人,才是實實在在的真功夫。所以,古人培養人的心性,防範於意念剛剛產生之時,感情尚未產生之際,因為此時,用力很小而功效巨大。
家訓史話
戰國時期,梁、楚兩國相鄰。梁國邊境縣的縣令一職由梁國的大夫宋就擔任。梁、楚兩國都設有邊亭。兩國邊亭的人員各自種了一塊瓜田。梁亭百姓十分勤勞,肯於吃苦,多次給瓜田澆水灌溉,因此他們種的瓜長勢很好。而楚亭人員比較懶惰,給瓜田澆水灌溉的次數少,他們種的瓜也因此長勢不好。
楚亭人員看到梁亭的瓜田長得綠油油的,比自己的瓜田長勢好,十分妒忌,就在夜間偷偷去扭斷梁亭的瓜秧,使梁亭的瓜秧枯幹而死。不久,梁亭的人員發覺了這件事,就向縣尉請求:允許他們也偷偷到楚亭的瓜田,扭斷楚亭的瓜秧,進行報複。
因為這件事可能造成兩國邊境衝突,事態嚴重,縣尉沒敢擅自做主,便去請示縣令宋就。宋就知道了以後,說:“唉!這是什麼話!這是結怨招禍的辦法,如果真的這樣做了,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讓我教給你處理這件事的辦法,你必須每天夜晚派人前去,偷偷地給楚亭澆灌瓜田,不能讓他們知道。”
縣尉聽了,感到很為難,但是這是縣令的意思,他不敢違抗,隻好把縣令的話轉告給了老百姓。百姓們更不明白這其中的道理,但既然這是縣令的命令,他們不敢不照縣令的話去做。
於是,梁亭人員就時常在夜裏,偷偷去澆灌楚亭的瓜田。楚亭百姓早晨到瓜田,發現已經澆灌過了。就這樣,在梁亭人員的幫助下,楚亭的瓜田長勢一天天逐漸好起來。楚亭人員感到奇怪,便暗中察訪,知道原來是梁亭百姓所為。
楚國的邊亭人員大受震撼,便把這件事向楚國的邊境縣令報告了,縣令聽到後很高興,就把這件事報告給楚國君主。
楚王聽到這件事,感到很慚愧,知道自己的百姓糊塗,做了錯事,就對官吏說:“我們的邊亭人員除了扭斷人家的瓜秧,能沒有其他罪過嗎?”楚王的言外之意是要求官吏嚴格約束部下,檢查有沒有其他向對方挑釁的事件。同時,楚王對梁國人能暗中忍讓感到非常高興,便派人帶著豐厚的禮品向梁國邊亭人員道歉,並請求與梁王交往。
古訓今鑒
立身處世,小心謹慎,每做一事,都要為自己著想,為別人著想;要看眼前,也要為子孫後代考慮。否則,如果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隻圖自己一時之歡,做傷天害理的事,賺不仁不義的錢,就等於給子孫釀禍,給自己的前程伏下敗筆,到那時真就後悔莫及了。
人品善良,就是為子孫留下了一筆巨大的財富;心裏正直,就等於為自己留下了耕耘不盡的肥沃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