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為什麼貧窮依舊——別讓低財商困住了你(1 / 3)

財富殿堂就是一個巨大的迷宮,它對任何人公平地敞開,但能否走出迷宮進入財富的金殿則要看各自的能力。為什麼有人山重水複無路可走,窮一生之力依然窮困潦倒;而有人卻柳暗花明,跋山涉水後抱得財富滿載而歸?答案隻有一個,那就是財商。

你是向窮走,還是向富走

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潛藏著富人、窮人、中等收入者三種人。隻有你自己能決定你最後成為哪一種人。

為什麼有些人總是貧窮依舊?

大部分人認為當然是缺少錢了,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最缺少的是機會。還有一部分人認為,窮人缺少的是技能。

其實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窮人之所以窮,在於他們被自己的低財商困住了。而這樣的低財商,反映在他們的思維和行動上。

有一個富翁曾對一個強盜說過這麼一段令人深思的話:“你可以拿走我的汽車,搶走我所有的錢財,但是,隻要不殺死我,留下我的大腦,過不了多久,我就又會擁有這些了!而你呢?把從我這裏搶去的錢物揮霍掉之後,你又一貧如洗了……而我擁有智慧,智慧可以變成黃金,可以使我擁有一切!”

人的智慧與思維對命運的影響是巨大的,兩個思維不同的人,注定會有不同的人生命運。愛思考的人不一定是一個富人,但富人一定是一個善於思考的人。

但是窮人不會去思考別人為什麼能變成富人,更不會去思考自己為什麼會是一個窮人。他們往往覺得大家都是窮人,所以我也就是窮人;因為環境讓我受窮,我沒辦法不窮;因為我自己的力量太小,所以我沒有能力改變。

恰克是一名有著成功的事業和輝煌的人生的企業家。

有一天他家的園藝師傅對他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越做越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坐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恰克點點頭說:“行!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的工廠旁有7萬平方米空地,我們合作種樹苗吧!1棵樹苗多少錢能買到呢?”

“4美元。”

恰克又說:“好!扣除走道,2萬平方米大約種2萬多棵,樹苗的成本是大概是10萬美元。3年後,1棵可賣多少錢呢?”

“大約30美元。”

“10萬美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由我支付,以後3年,你負責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可以收入50多萬美元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

聽到這裏,園藝師傅卻慌忙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

最後,他還是在恰克家中栽種樹苗,按月領取工資,始終沒有脫離窮人的行列。

園藝師傅的思維就是典型的窮人思維。他也想致富,但一聽說要涉及那麼多錢,他可能考慮到風險,考慮到未來的辛苦,考慮到自己將遇到的困難,考慮到……他就放棄了行動,最後隻能以“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來終結自己,繼續過按月領取工資的生活。

正是這種貧窮思維束縛了他們的創意,讓他們懼怕踏出一步,也就注定了無法取得成功。

同時,窮人麵對自己的處境,從來不問問自己:我想了嗎?我做了嗎?我竭盡全力了嗎?很多事情的成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人努力努力再努力、堅持堅持再堅持才可以實現。但是,窮人沒有耐心,他們可以將就,可以湊合。

窮人習慣一切後,就不願去改變、不願行動。隻知道做事情,不琢磨自己所做的事情對自己到底有什麼樣的意義,自己這樣做下去會有什麼樣的結果。或者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去做,隻是隨著生活的習慣前行,走到哪步算哪步。有很多窮人知道自己的生活苦,但不知道為什麼苦。他們的日子今年這樣,明年還這樣,一輩子還這樣,他們會躺在鋪滿稻草的冷床上發牢騷,咒罵該死的生活,但就是不想換個活法。

但富人不同,他們有野心、且為了實現自己的野心而采取行動。他們不會被自己的貧窮思維困住,不會自怨自艾,更不會在追求財富的過程裏,被困難嚇住,而會選擇勇往直前地走下去。

羅伯特·清崎出版的《富爸爸預言》中寫道:“在我們每一個人內心深處都潛藏著富人、窮人、中等收入者三種人。隻有你自己能決定你最後成為哪一種人。”所以,向窮走還是向富走,完全在於我們自身的選擇。我們應該衝破低財商的束縛,轉換思維,在行為上向富人靠近!

與其感慨貧窮,不如趁早致富

你是否有改變自己的強烈欲望,你是否有做富人的雄心大誌?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不要再一味地感慨,請趕快付諸行動吧!

一個人若想求取功名,如果他連考場都不進,就不可能獲得功名。同樣,一個人若想成為人人羨慕的富翁,如果隻是一味地感慨,而不采取行動改變現狀,那財富也永遠不可能降臨到他頭上。因此,要成為富翁,必須擺脫低財商的束縛,尋求改變,趁早致富。

人都有一種思想和生活的習慣,就是害怕自己的環境改變和思想變化,人們喜歡做經常做的事情,而拒絕改變。所以,很多時候,我們沒有抓住機會,並不是因為我們沒有能力,也不是因為我們不願意抓住機會,因為我們恐懼改變,隻是一味地在口頭上說說,卻從不實際采取行動。

布蘭妮是一位普通的美國婦女,她先後生了兩個女兒,僅靠老實的丈夫在一家工廠做工所得的微薄工資維持生計,一家四口的生活甚是拮據。

貧苦的生活使布蘭妮倍感失望,她覺得前途一片渺茫。經過深思熟慮後,她決定自己動手,改善家庭經濟困難的現狀。她的廚藝不錯,特別是她做得小點心,常常惹得朋友們一陣叫好。

於是,布蘭妮便每天早晨出攤賣起自做的點心。她決定,一次隻做10斤麵粉的點心。由於她做出的點心色、香、味俱全,早上擺出去,采取薄利出賣,很快就賣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