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赤手空拳也能聚斂財富(1 / 3)

赤手空拳,用科學的語言來描述,就是通過獨特的創意、精心的策劃、完美的操作、具體的實施,在法律和道德規範的範圍之內,巧借別人的人力、物力、財力,來賺錢的商業運作模式。

借錢生錢,成就自己

初涉商場創業的,經營者須有一定的資金才能使自己的事業有效運轉起來。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空有一腔抱負,卻苦於兩手空空不知如何是好。但是,高財商者懂得借錢賺錢,從借錢讓自己的創業起步。

美國億萬富翁馬克·哈羅德森曾說:“別人的錢是我成功的鑰匙。”把別人的錢和別人的努力結合起來,再加上你自己的夢想和一套奇特而行之有效的方法,然後,你再走上舞台,盡情地指揮你那奇妙的經濟管弦樂隊。結果,富人會認為這隻不過是雕蟲小技,或者說隻不過是借別人的雞下了個蛋,然而,世人卻認為你出奇製勝,大獲成功。因為,人們根本沒有想到,竟能用別人的錢為自己做買賣賺錢。

初涉商場創業的,經營者須有一定的資金才能使自己的事業有效運轉起來。然而,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人空有一腔抱負,卻苦於兩手空空怎麼辦?高財商者懂得借錢賺錢。

白手起家的富豪阿克森,原是一位猶太律師,有一天,他突發奇想,覺得借用銀行的錢可以賺大錢。他很快找到一家銀行的借貸部經理,說要借一筆錢修繕律師事務所。由於他在銀行裏人頭熟、關係廣,因此當他走出銀行大門的時候,手裏已經有了1萬美元的支票。

阿克森一走出這家銀行,緊接著又進了另一家銀行,在那裏,他存進了剛才借到手的1萬美元。這一切總共才花費了1個小時。看看天色還早,阿克森又走進了兩家銀行,重複了剛才發生的那一幕。這兩筆共2萬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充頂,大體上也差不了多少。過了幾個月之後,阿克森就把存款取出來還債。此後,阿克森在更多的銀行玩弄這種短期借貸和提前還債的把戲,而且數額越來越大。

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銀行信用已經“十足可靠”,憑他的一張簽條,就能借到10萬美元以上,他用貸來的錢買下了費城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幾年之後,阿克森成了費城一家出版公司的大老板,擁有1.5億美元的資產。

例子裏的阿克森是借用銀行的錢,從一無所有的窮律師變成了家財億萬的巨富的。

除了銀行的錢可借外,還有三種人的錢我們可以借:

1.向親戚朋友借錢

這是大多數創富者借錢的渠道之一。而且向親戚朋友借錢,是一個雙贏的模式。因為這樣做的借款利率比市場的一般借貸率低,也往往比銀行的貸款利率低,但出資者卻可以獲得比儲蓄利息高的借款利率。

2.向投資人借錢

可以考慮向商業合作的夥伴、良師益友或者熟悉的供應商借錢,因為這些人一般的還款期限要比銀行更寬泛。

3.通過互聯網借錢

現在有一些專門向陌生人提供貸款的“在線銀行”,這些新型金融服務公司更看重的是企業的現金流而不是信用評分。雖然這種借款的利率往往比較高,但是卻能幫急需用錢的企業快速獲得資金。

除了有人可供你“借錢”外,借錢還需要一定的技巧:

首先,要有信譽。俗說話:有借有還,再借不難。如果一個人信譽不好,即使對方有錢,也不會借給他。

其次要顯得自己不缺錢。因為人越有錢,就越是有人與你合作或給你錢用!所以要想借別人的錢生錢,就千萬記住要顯得不缺錢。

想創業的人,不要再苦於沒有資金啟動創業項目了。要學會借錢,同時更要善於借錢,這樣才能真正借到錢,把你的創業早點付諸實施。

借助富人,更上高樓

創富並非一定要有雄厚的資金才行,借助富人的力量,與資金雄厚的人聯合起來,也可以讓你的事業平上青雲。

創富之初,我們難免會遇到資金不足、設備不全、技術力量單薄、原材料短缺、市場範圍狹窄等困難,為了對付這些困難,我們有必要與資金雄厚的人聯合起來。通過與富人的聯合、借助富人的力量,更上高樓。

MySee總裁高燃的第一桶金來得有些傳奇色彩。

2003年夏天,清華大學新聞係本科畢業的高燃在央視節目裏第一次看到了江蘇遠東集團董事長蔣錫培,蔣錫培是一個非常樸實的人,高燃想找機會認識他。沒幾天,高燃就在校園裏遇到了來講課的蔣錫培。其實蔣錫培早就聽說過高燃,他因為家裏窮而沒有上高中、且又是第一個從中專直接考進清華本科的人,上過雜誌。

高燃想在電子商務裏發展,做了一個商業計劃,給了蔣錫培。當時蔣錫培在吉林長春出席團中央組織的會議,高燃下午得知,隨即站了一夜火車,第二天淩晨到了長春,雙手遞上計劃。

蔣錫培認為這個行業有機會,同時,他看好這個年輕人。兩小時以後一個口頭協議達成了:蔣錫培出資1 000萬元占65%股份,高燃以智力出資占35%。第二天回北京,高燃找來清華自動化係的幾個博士,組成了一個團隊。

當年6月,蔣錫培一個電話把高燃召去江蘇開董事會。要正式決策了,但是大部分董事全部反對,專家學者身份的人也全部反對,他們斷定沒有贏的機會,因為計劃中有著即使到了今天高燃自己都無法自圓其說的矛盾。隻有3個人支持,其中一個就是蔣錫培

下午,董事會閉門研究,高燃明白基本沒戲了,他也做好了各走各路的打算。

晚上10點,蔣錫培把高燃帶到餐廳,告訴他董事會拒絕了提案,但蔣錫培卻答應給他100萬元。因為蔣錫培覺得,這個項目雖然有非常大的風險,但高燃這個人是沒有風險的。而且項目即使失敗對他也有很大的幫助,但100萬元的損失對他自己而言並不大。他相信高燃但這個人終究能成功,他自己也終能獲得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