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莫道離別(1 / 2)

康熙三十五年四月十一日,孫思克在翁金附近之察罕和逆追上費揚古,西路軍成功會師。

五月初八日,康熙帝率中路軍抵克魯倫河,接近噶爾丹大營。

噶爾丹得知禦駕親征,登山遙望,見大軍分翼排列,營壘遍野,如從天而降,遂盡棄帳房、器械等逃去。康熙帝命內大臣馬思喀為平北大將軍,領兵追擊數日,噶爾丹倉皇遁至特勒爾濟口。撫遠大將軍費揚古正率西路軍北進,得報噶爾丹蹤跡,即令署前鋒統領碩岱等且戰且退,將噶爾丹誘至昭莫多①,昭莫多北依肯特嶺,東峙丘陵,西臨河水。

十三日,費揚古分兵4隊:東翼為京城及西安八旗兵、察哈爾蒙古兵,屯營高處;西翼為大同總兵康調元所率綠旗兵及右衛八旗兵、喀爾喀蒙古兵,沿河布陣;將軍孫思克率綠旗官兵居中占領山頭,大將軍費揚古統軍列後。遵照康熙帝預授之策,清軍一律下馬步戰,待令再行衝鋒。布陣方畢,噶爾丹率2000餘騎已被誘至陣前,指揮所部下馬拒戰,集中兵力猛攻山頭。噶爾丹及其妻阿努亦冒矢舍騎而戰。孫思克命所部堅守陣地,用火器、弓箭猛烈還擊。自中午至黃昏,雙方難分勝負。陣中寧夏總兵殷化行建議;出兩路奇兵,分別進攻準軍側後,加之正麵合擊,必勝。這一建議被費揚古采納。費揚古命沿河伏騎,一橫衝入陣,一襲其後輜重,山上孫思克軍亦奮呼夾擊。噶爾丹軍立即大亂陣腳,噶爾丹奪路先逃,餘眾瓦解。費揚古鳴角號令上馬追擊,清軍分路追至特勒爾濟口,在月下追殺30餘裏。

昭莫多之戰,清軍大獲全勝,斬首3000級,生擒百餘人,噶爾丹僅率數騎逃脫,其妻阿努中槍死。從此,噶爾丹一蹶不振,無力發動分裂戰爭。

康熙帝率中路清軍返京,命費揚古駐守科圖②。

但噶爾丹的存在依舊是大清的潛在威脅,胤祐腳傷,也讓康熙對噶爾丹更加恨之入骨,於同年九月,二度親征。此為後話,下文略有表述。

兮兮站在關雎宮的門口,凝望著這座論氣勢雄偉雖不能與紫禁城相較,卻毫不輸傳奇色彩的四百年前古宮殿。

就在這座關雎宮裏,曾經住著讓大清的開國之君皇太極為之瘋狂的女人——海蘭珠。許多人都說她紅顏薄命,何其不幸!可兮兮卻認為,能夠得到那樣不可一世的一代雄主皇太極至死不渝的愛,她何其萬幸!

皇太極,一個文治武功皆卓越不凡的大清帝王,卻可以為了心愛的女人,拋棄如火如荼的戰事,匆匆從鬆錦戰場趕回盛京,隻為見她最後一麵。而老天終是沒能讓他如願,當他不眠不休終於飛奔回來的時候,他的海蘭珠卻帶著他的一整顆心,帶著他全部的愛,離去了。就算站在世界的最頂端,身邊沒有你陪伴,卻又有何意義?終於兩年後,皇太極也鬱鬱而終。

他對她不顧祖製的寵冠天下,他對她痛徹心扉的無盡思念,他們之間哀怨動人的傳說,都成為了曆史,化作薄薄一張紙,淡淡幾行墨……

在皇太極的身上,竟也有著這樣美麗的愛情故事,誰道帝王無情?凡世紅塵間的男子,又有幾個能比得上皇太極的情深義重?愛新覺羅家比曆史上任何一個帝王家族都要優秀的地方有兩點,一是沒有一個暴君、昏君,二是總出情種、情癡。努爾哈赤對阿巴亥,皇太極對海蘭珠,多爾袞對布木布泰③,順治對董鄂妃,還有後來的光緒對珍妃……

這些都是曆史上有明確記載的,那些沒有記載的呢?雍正、乾隆、嘉慶祖孫三人均為曆史上有名的篡改王,他們究竟抹去了多少曆史?塵封的曆史之下究竟掩蓋著多少不為人知的愛恨情仇?這些被遺忘了的愛恨情仇之中又埋藏了多少人纏綿緋側的一生情殤?

想到胤禛,曆史上說他最愛的女人是年妃。與他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的是他的皇後與皇貴妃,他於自己而言,終究隻是水中月,鏡中花嗎?自己所做的一切究竟有無意義?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兮兮每天都會不著邊際地想很多,盛京留都並沒有多少事情需要她去管理照看,這裏有專門的宗室貴戚和軍隊在看守,大家見兮兮是皇帝親自遣來的,對她也都客氣有加,她反而成了最悠閑的那個,每天徘徊於關雎宮、翔鳳樓、崇政殿等處憑吊那段曠今爍古的帝王絕戀,那迷一樣的海蘭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