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無愧天地(1 / 3)

雍正六年的九月,八阿哥福惠殤。

福惠是年妃留下的最後一個孩子了,自年妃逝後,一直由皇後那拉氏撫養。也許是因為在心中一直覺得福惠就是弘暷的影子,也許是因為對年妃的愧疚,福惠的死,胤禛悲痛難忍,下旨按親王禮葬,而這個時候,弘曆與弘晝連貝子都不是。

沒過多久,曾靜投書案暴發。

湖南秀才曾靜致書川陝總督嶽鍾琪,策動他反清,並向天下揭發列舉胤禛“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誅忠,任佞”的“十大罪狀”。

曾靜選擇嶽鍾琪作為投書對象,最主要原因便因為嶽鍾琪是嶽飛後人,而清朝皇帝是金朝女真人的後代,嶽飛抗金而死,他的後人不應該侍奉女真人的後人。所以曾靜認為嶽鍾琪要替祖宗報仇,要替漢人報仇,要反對清朝是很天經地義的事。於是,他派遣自己的門生張熙去送信並策反嶽鍾琪,豈料嶽鍾琪對清廷忠心耿耿,將他二人鎖拿交給了皇帝。

這案子一出來,胤禛從心裏上很是不能接受,他為這個國家,為這個天下奉獻的還少嗎?他們滿人當皇帝真的比不上明朝的那些漢人皇帝嗎?為什麼這些漢人不願接受事實,到底是誰讓他們有飯吃,有衣穿?

在曾靜與張熙還沒被押送至京的時候,胤禛天天在養心殿內大發雷霆,除了允祥,誰也勸不下去。

這日胤禛又在養心殿內急噪地踱來踱去,嘴上還充起了幾個泡,蘇培盛奉上敗火的貢菊也被他打翻在地。見允祥已至,胤禛張口便怒道:“曾靜這個老匹夫,他簡直是天下第一的怪物!竟然說朕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誅忠、任佞,他若跪到朕的跟前來,朕定要和他當麵對質!謀父,朕哪裏謀父了?說朕進了一碗參湯,聖祖皇帝就……”

允祥緊緊皺眉,歎道:“其實,不僅如此,坊間還有傳言,說皇上與隆科多改聖祖遺詔,將‘傳位十四子’中的‘十’加一橫變成了‘於’,最後改成‘傳位於四子’……”

“簡直荒謬!”胤禛喝道:“皇家體製,諸子排行前一定要加‘皇’字,朕若改‘十’為‘於’,詔書豈不變成‘傳位皇於四子’了?就算朕改得了漢文遺詔,那還有滿文遺詔和蒙文遺詔,朕也改得了麼?”

“所以說,此等無稽的言論隻能欺瞞一些鄉野村夫。”允祥勸慰道:“皇兄待曾靜、張熙二人到案再理清脈絡,將他們好生治罪。”

胤禛從鼻孔重重的“哼”了一聲,接著又囉囉嗦嗦地憤慨道:“還有說朕逼母,明明是皇額娘……”

要說胤禛真是曆史上最富有創造力的皇帝,處理曾靜案時,他朱批田文鏡、鄂爾泰奏折說:“遇此種怪物,不得不有一番出奇料理。”這一番料理,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出奇得令人驚歎。

他處理該案,至少有四大奇特的創新:

第一、堂堂皇帝自己跑到公堂之上當被告,與原告進行反駁和理論。胤禛一向能言善辯,口才出眾,這會又是為自己義憤填膺,當然更加超常發揮,幾個回合,曾靜師生二人便敗下陣來。也許他們是怕死,也許他們是真的意識到了自己的言論隻是無稽之談,也許他們是真的被這個真性情的滿人皇帝感動了……總之,他們的思想是被胤禛成功改造了。

第二、彙編反動言論下發全國。曾靜列舉了胤禛的十大罪狀: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誅忠,任佞。這都是大逆不道的言論。胤禛親自執筆書寫了對這十大罪狀的反駁與解釋,並編輯兩年中關於曾靜案的上諭,附以曾靜口供及其《歸仁錄》(曾靜悔過),合編成千古奇書《大義覺迷錄》。這部反麵教材刊印後,頒發全國所有學校,學官督促所有士子認真觀覽,玩忽者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