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痛失禦弟(1 / 3)

雍正七年的十二月,允祥又立下大功。當年廢棄了穴中之土有砂石的河北遵化東陵的九鳳朝陽山吉地後,允祥終於重新為胤禛找到了一塊真真正正的萬年吉地,便是與東陵相距三百多裏的河北易縣泰寧山。但這樣的話,離父親的陵墓太遠,胤禛覺得有點說不過去,很是為難。而允祥很了解胤禛的心思,他上奏說:“曆代帝王營建之地,遠或千餘裏,近亦二三百裏。”他又舉出漢唐時期帝王的陵墓也是散布在陝西各地,有的也相距甚遠的例子來。允祥的話,為胤禛另辟陵墓提供了理論依據。這樣,清代的陵墓便分為東陵和西陵兩個陵區,其後代子孫也隻能隔代分別在兩地安葬。

在挑定了自己的陵地後,胤禛很高興,便打算把西陵旁邊的一塊候補的“中吉之地”(皇帝那塊是“上吉之地”)賞給允祥做陵地,想讓允祥死後也能陪伴在自己身邊。但允祥是死活也不肯答應,他自己在離西陵六十裏外的淶水縣水東村挑了一塊“平善之地”,作為自己的安息之地。胤禛聽後,雖然又心疼又不願同意,但也不想太跟他吵,所以暫時未置可否。

同在十二月,因為西北用兵,胤禛設立了軍機房,即日後的軍機處,代替了內閣的地位。允祥出任首席軍機大臣,軍機製度由張廷玉擬定。

但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胤禛開始經常身體不適。

他的主要症狀就是時寒時熱,夜間不能熟寢,往來膳食也吃不下去,兮兮估計可能跟胃病有關係。他們家族似乎胃都不太好,就連允禩允禟也是死於……

兮兮端著一碗藥湯,走進九洲清晏,這裏是胤禛在圓明園的主要寢殿。八年,雍正八年了,這是他一生之中,最難的一年……

隻在門口的時候,便聽見胤禛不住的咳嗽聲,踏進門坎,胤禛還在神情專注地批著折子,兮兮放下藥碗,奪過胤禛手中的禦筆,道:“不許再批了。”

“你——”胤禛又“咳”了一聲,輕道:“把筆給我,聽話,別胡鬧。”

“我沒有胡鬧!再之樣下去,你就跟折子過吧,跟折子睡吧!”兮兮將奪過的筆背在身後,心疼道:“皇上,龍體要緊哪,你就一點不愛惜自己的身子嗎?你要是累垮了,大清可怎麼辦?我們這些後宮中的女人可怎麼辦?”

“我不會垮的……”胤禛輕“咳”著笑道:“我是倒不下來的,我就是那明鏡鐵漢……”說著,又從筆架上抽出另一筆,接著批閱奏折,但還沒批出兩個字,他便又劇烈地咳嗽起來,兮兮急忙給他拍打後背,卻見他竟“哇”地噴出一口血來,直把兮兮嚇得目瞪口呆。

胤禛連忙用袖口拭去奏折上的血漬,戴上眼睛,口中不斷喃喃道:“還好,還好,還能看清……”然後又一邊咳一邊費力的寫下朱批。

兮兮的心又氣又疼,突然間她用力地把禦案上那一摞摞堆積如山的厚厚奏折全部推倒在地,哭喊道:“不要再批了——不要再批了——”

胤禛看著被他視若生命的奏折悉數落地,簡直肉疼。那不僅僅是奏折,那便是大清,那便天下,那便是黎民蒼生啊!他拍著禦案站了起來,邊咳邊怒:“你——你竟真的反了麼——”說完,便急切地繞過禦案去撿奏折。

蘇培盛一開始見貴妃跟萬歲爺吵架,本不敢上前,這會兒看皇上親自彎腰撿奏折,便急忙領著幾個小太監跑過來,齊刷刷地蹲下撿起奏折來。

兮兮見狀,滿麵含淚,衝上前去,伸開雙臂攪亂地上的奏折,哭號道:“不許撿——我就是反了——皇上將我治罪吧——”

“貴妃!”胤禛有些花白的胡須已被血染紅,他顫抖著,將兮兮攬入懷,輕輕歎道:“你要體恤朕……”

“皇上,我就是在體恤你呀……”兮兮趴在胤禛懷裏,失聲痛哭起來。

由於政務過於繁重,允祥終於也在雍正八年的春天,一病不起。胤禛得知後十分著急,雖然他自己也境況堪虞,但還是親自過問允祥的治療情況,並經常為之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