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印度支那,黃種難民聚居地(2 / 2)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采取了一係列促使難民回國的措施。工作人員加強與回國船民的接觸,援助並監督他們重新參與社會生活。並取消了難民營裏的一些工作的有薪服務,如12,000難民正擔任著教師、廚師、譯員、分發食物等職務。但關鍵不是每月150港幣(19美元)的工資問題,而是得到國際社會的實際幫助,真正有效地解決遣返難民之事。歐共體EC—IP計劃向越南提供1.24億美元,主要因於安置返越船民。與此同時,越南每同意接收一名船民,還可以從英國和歐共體國家獲得1,000美元。以應遣返的6萬名船民計算,越南政府將從中得到近6,000萬美元。作為船民個人也並非空手而歸,試以一位名叫黃加素的越南船民為例,他已有兩個孩子。在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遣返計劃之內,他可獲得50美元遣返費,兩個孩子各得25美元,以及第一年每人300美元安家費,這樣就共計1,710美元,而他的妻子,又從EC—IP計劃中得到200美元貸款。發了一筆小財,他們也算是榮歸故裏吧。

迄今香港仍有1200名越南難民和近700名非難民滯港,且不斷有新的越南人非法進入香港。1998年1月8日,香港特區政府宣布決定取消在港實行了近20年的“第一收容港”政策。這從根本上消除了滯港越南難民,船民問題的根源,有助於這一問題的早日解決,有利於香港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

柬浦寨難民:天邊的一縷曙光

柬埔寨難民逃往泰國最先始於70年代初的朗諾政權統治時期。當時一些柬埔寨人為了躲避戰亂,紛紛背井離鄉逃往泰國。1975年紅色高棉奪取政權後,逃往泰國的柬難民人數再度增加。1978年12月越南軍隊入侵柬埔寨後,泰國的柬難民人數達到最高峰。據聯合國隊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統計,先後逃往泰的柬難民人數共計60萬人。最初,大多數外逃難民想通過泰國移居第三國。在難民辦事處,泰國政府以及一些西方國家的協助下,共有23.5萬人通過這一途徑獲準移居第三國,主要是美、法、加、澳等國家,但由於後來越南船民的大量湧入,使這些國家的難民人滿為患。因此上述國家紛紛停止了接受柬埔寨難民計劃,37萬多柬埔寨難民仍滯留泰國。

1990年11月聯合國安全理事會達成了一個柬埔寨難民有計劃地返回祖國的構架後,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官員便製訂了一項大規模自願遣返計劃。

在發動這個行動之前,必須清除邊界地區和重新定居地點的地雷,必須準備好接收地區、運輸路線和橋梁。儲備糧食和救濟供應品,也是一項緊急任務。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預計到將會締結一項柬埔寨和平協定,即在柬泰邊界難民營中加速進行登記和宣傳運動。當時預計這項大規模遣返行動的準備工作將花費大約3,300萬美元,其中900萬美元已經認捐。可是在開始大規模遣返之前,還必須克服許多障礙。例如,柬埔寨必須提高自己的接收能力。難民辦事還對歸國者可能定居的地點進行了衛星拍照。

還必須確保歸國者得到保護。穆薩利先生說,“保護問題,在印度支那非常重要”。“我希望將能找到解決柬埔寨難民問題的積極方法。越南的例子表明,遣返可以行得通。問題還是將來必須保障他們的安全”。展望未來,他的態度是謹慎的樂觀:“我不能不認為,這種局勢定會得到解決。至於有多快,誰也說不準。”

進入90年代,聯合國把印支難民問題的重點放在了柬埔寨,並與柬埔寨維和行動一同進行。

安全理事會1992年2月28日授權建立柬埔寨維持和平行動。此次行動共需資金19億美元,動用人員22,000多人,任務是監督該國向舉行多黨選舉後產生的新政府過渡。安全理事會主席托馬斯·R。皮克林(美國)稱這次行動是“迄今所采取的規模最大、當然也是最重要和最複雜的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

在援柬行動的組織計劃中:遣返和重新安置工作將由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領導。

可能的遣返者的人數有36萬多人,其中90%以上不滿45歲,近一半不滿15歲。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在泰國邊境營地中生活了十年以上。在所有人中有90%的人選擇在聯合國主持下返回柬埔寨,其餘的自動返回。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