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四次中東戰爭(3 / 3)

10月22日,安理會通過了美蘇聯合提出的停火決議案,即第338號決議:

1.要求現有戰鬥的各方,不遲於本決定通過後十二小時,在它們目前占領的地點,立即停止一切射擊並終止所有的軍事活動;

2.要求各有關方麵於停火後立即開始執行安全理事會第242(一九六七)號決議的所有部分;

3.決定由各有關方麵於停火的同時,立即在適當主持下開始進行談判,旨在建立中東的公正和持久的和平。

埃以雙方都表示接受停火。然而,幾小時後,雙方都開始指責對方違反停火決議。美蘇再次緊急磋商,並分別向以色列和埃及施壓。10月23日,聯合國安理會又通過了339號決議,敦促實現停火。至24日,第二次停火生效。可是,以色列卻不顧協議,繼續收縮對埃及第三軍團的包圍圈,企圖擴大戰果。24日,蘇聯提出要求由蘇美兩國共同向中東派兵來確保停火的實施,美國拒絕了蘇聯的建議。

蘇聯惱羞成怒,調海軍70艘艦隻在塞浦路斯以南海域集結,並下令駐民主德國和波蘭的7個空降師進入戒備狀態,威脅要單獨派出部隊去中東強製實現停火。

尼克鬆政府立即召開國家安全委員會議,並於10月24日午夜命令包括戰略核部隊在內的美國武裝部隊進入三級戒備狀態(部隊整裝待命,取消一切休假),擺出不惜與蘇聯一戰的架式,從而使兩個超級大國在中東麵臨爆發直接對抗的危險。

對美國的舉動,以色列領導人理解為是美國對以色列的警告,而蘇聯認為它是美國對蘇聯的警告。尼克鬆政府的這一行動在美國國內引起了極大的不安。由於“水門”事件正值高潮,人們懷疑尼克鬆的做法是為了轉移人們的視線,以達到國內政治方麵的目的。

10月25日,勃列日涅夫在他的一封信裏根本沒有提及前一天夜裏發生的嚴重危機,並同意與美國一起派代表觀察停火執行情況。據此,美國認為,“蘇聯人縮回去了,眼前的危機過去了。”10月26日,美國取消戒備狀態,危機遂告結束。

大國不能參加的緊急部隊

10月25日,麵對嚴峻的形勢,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和不結盟國家提出了派遣緊急部隊監督停火的提議,當天得以通過,這就是安理會第340號決議,決定立即建立一支歸本理事會管轄的聯合國緊急部隊,由來自除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以外的聯合國會員國的人員組成,並請求秘書長在二十四小時內就在這方麵采取的步驟提出報告。

埃、以雙方都表示接受決議,這樣,戰爭才完全停下來。

10月27日,秘書長瓦爾德海姆提出了建立新的聯合國緊急部隊(又稱第二期聯合國緊急部隊,UNEmergencyForceⅡ,簡稱UVEF·Ⅱ)的報告,並得到安理會的批準。報告中規定這支部隊期限為6個月,但可以延長。任務是在停戰監督組織幫助下,建立觀察哨與檢查站,並在敏感地區進行巡邏。

關幹部隊的指揮,秘書長建議任命聯合國停戰監督組織參謀長恩西阿·西拉沃少將(芬蘭人,後升為中將)任新的部隊司令官,並在停戰監督組織人員協助下在開羅設置臨時總部。實際上,以該組織聯絡處為主體設立總部。司令官根據安理會授權開展活動,並直接向秘書長報告。

在部隊的組成上,秘書長瓦爾德海姆建議為救燃眉之急,先從附近的聯合國駐塞浦路斯維持和平部隊的奧地利、芬蘭、瑞典分隊抽調,然後再擴大隊伍,包括後勤支援分隊。這次組建部隊與活動方針比以往明確。但在執行中也遇到較多預想不到的問題。例如在安理會磋商時,秘書長想從可立即提供部隊的會員國抽調,而蘇聯想把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的部隊放進緊急部隊中,美國則要讓加拿大的部隊參加。最後安理會決定先征求各地區集團代表——加納(非洲集團)、印尼與尼泊爾(亞洲集團)、波蘭(東歐集團)、加拿大(西歐及其他國家集團)的意見,而且要波、加擔負後勤支援事宜。秘書長據此與各方磋商,建議每國分隊為600名。

至11月中旬,除奧、芬、瑞典分隊抵達任務區前線外,加拿大與波蘭的先遣後勤組也抵達前線,在月底作好後勤準備工作。就這樣,聯合國第二支緊急部隊誕生了。

到1974年2月,緊急部隊已達到規定名額6973名。由下列12國部隊組成,即奧地利、加拿大、芬蘭、加納、印尼、愛爾蘭、尼泊爾、巴拿馬、秘魯、波蘭、塞內加爾和瑞典。

“六·五”戰爭前夕,埃總統納賽爾下令將聯合國緊急部隊及其軍事觀察員從西奈趕走,而十月戰爭後,埃及新任總統薩達特又把聯合國部隊及其軍事觀察員請回了西奈,這真是富有戲劇性的一幕。

何日是歸期

第四次中東戰爭以後,敘、以雙方的關係仍然十分緊張,雙方接觸地區不斷發生炮擊、使用自動武器以及飛機飛越對方領空的事件。在埃以達脫離接觸協議後,1974年2月,基辛格又開始了新的中東“穿梭外交”。經過三個月的努力,終於促成了敘、以雙方達成了在戈蘭高地脫離接觸協議。協議要求敘、以嚴格遵守停火,從該文件簽訂之日起,雙方不得相互采取任何軍事行動;在雙方部隊之間劃定一個“緩衝區”,由聯合國部隊駐紮;以軍將撤出這次戰爭和1967年“六·五戰爭”中占領的敘利亞戈蘭高地的部分領土(包括庫奈特拉城)。

1974年5月31日,敘、以脫離接觸協定簽訂。當天,安理會通過了第350號決議,歡迎敘、以脫離接觸協議,並決定建立一支聯合國脫離接觸觀察員部隊(UnitedNationsDisengage-mentObserverForce,簡稱UNWF),進駐位於敘利亞和戈蘭高地的敘以脫離接觸區,監督雙方執行協議的情況。該部隊目前約有1129人,由奧地利、加拿大、秘魯、波蘭派出的軍事人員及聯合國巴勒斯坦停戰監督組織的軍事觀察員組成,自1974年6月開始執行任務。該部隊最初的任務期限為6個月,由於敘以之間的緊張狀態一直未能消除,安理會不得不一再延長該部隊的駐紮期限,至今該部隊仍在戈蘭高地執行任務。

§§第十章 為了動蕩的非洲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