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短身材的金田三郎之所以能擔任小隊長這樣的職位,還要得益於他的好運,自知自己打仗不是一把好手的金田三郎最擅長在戰場上躲避,雖然不管單兵射擊還是投擲都不如他的隊友,但至少他活得比別人長!
就拿今天的事情來說吧,之前安排幾次突襲的時候,金田三郎都遠遠躲在後麵,不然以他的小短腿很難從中國軍人的火力掃射中逃出生天,等金田三郎不得不上陣的時候,上級已經下達了哪怕摧毀司令部也必須即刻消滅中國軍人的命令,自然也省去了不少功夫。
中華門附近的爆炸聲消弭之後,槍聲便變得稀疏了不少,恐怕是戰鬥已經結束了,金田三郎不由得加快腳步,說不定還能趕上入城式,要知道,他這支隊伍在南京入城後別說是撈什麼油水,簡直是悲慘至極。
就在金田三郎將最後的欲念全部寄托在入城式上的時候,一個圓滾滾的東西突然從樓上掉了下來。
金田三郎是土生土長的北海道人,貧窮賦予了他們熱衷幻想的品質,見到那東西的時候,金田三郎下意識便想到會不會是從天而降了什麼寶貝。
於是,等金田三郎躬下身子扶著眼鏡終於認出了那枚手榴彈的時候,已經連躲避的機會都沒有了。
除了爆炸時被炸死的日本士兵外,其他幾名當場沒能斃命的,均被從二樓跳下的楚盡忠等人用刀刺中要害,隻等鮮血流幹而死,楚盡忠已經懶得痛快送他們上路,畢竟他還要保留力氣突襲至燕子磯。
幕府山一帶,從古代便是兵家重地,清朝南京城的幾座重要的炮台中,其中一座便位於幕府山上,據稱炮台前還有千斤閘,不難看出當初清政府對其重視程度。
燕子磯乃是選擇突圍的唯一路徑,下關一帶場麵混亂到難以想象的程度,河麵浮屍成片,其慘狀乃是一般人所無法想象的,更有日軍在下關一帶以殺戮為樂。
而楚盡忠帶領的隊伍已經精疲力竭了,在一路前行至月懸當空的時候,楚盡忠等人才終於來到了燕子磯一帶,並未見到預想中的船隻,反倒隻看到了一座建築物。
在陰沉的月色下,楚盡忠分辨不出那座建築物的用途,本來當初開戰的時候,楚盡忠曾派出了一支偵察小組前來燕子磯一帶偵查情況,但是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楚盡忠並沒期望他們能夠抵達燕子磯一帶,畢竟戰況實在是太複雜了。
燕子磯一帶並沒有發現巡邏的日本士兵,而這些從戰場上九死一生的戰士們早就已經精疲力竭,楚盡忠當即打算下令休整,等到清晨時分能夠看清狀況的時候,再做下一步準備。
然而就在這時,一陣炮火的轟鳴聲打破了夜晚的寂靜,開槍的地方,正是那座小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