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時販賣開館,尚幹禁令,嗣後法律廢弛,兩廣地方煙館林立,人民可以自由吸食。隔了一年,連帶閩、浙、蘇、皖等省,亦然鴉片充斥於市。粵督為防揭參起見,奏定暫行條例六條,照錄如下:一、輸入之鴉片,概可交換貨物;二、特派巡邏船,防止秘密輸入;三、就嘉慶二十三年之舊規定,無論何船何貨,準輸入品三折為金貨與其攜歸,唯一船取得之總額,不得過五萬先令;四、鴉片可照其他商品賣於護商人;五、每擔輸入稅連附加稅共計三兩三錢八分六厘;六、通商僅限於廣東,未通過廣東稅關之鴉片,一律沒收。
自有此六條規定,一般販土夷商有恃無恐,整千整萬兩的由廣東海關輸入。海關稅收大旺,粵督還欣欣然有喜色!殊不知流毒各省,貽害民生,不堪設想。就是楚省,經林公苦心嚴禁以後,也幾乎死灰複燃。一麵出示張貼各屬,勸諭人民已離苦海,斷不可再墮深淵,剴切曉諭,並嚴禁興販入境,總算不曾前功盡棄。一麵函托內閣學士朱罇上疏抗爭鴉片不該準予進口。大意謂:自厲行煙禁以來,如楚省人民自知改悔,呈繳煙具、煙土,全省煙害,將次肅清。各省正宜一律嚴禁,以楚省為模範。而今廣東非但不禁,反視鴉片為合法貿易,準予納稅進口,與禁煙法令大相矛盾。總之,鴉片有萬害而無一利,英夷以此輸入中國,實欲使我國弱民貧,以遂其擾亂中華之野心。當此千鈞一發之際,嚴申煙禁,尚恐難以盡絕,乃複舉禁運功令一律廢除,反許其化私為公,納稅進口,貽害百姓,大禍不堪設想矣。
此項奏疏進呈之後,給事中許球、鴻臚寺正卿黃爵滋等繼續上疏,奏請嚴禁鴉片入口。許球奏折中大意謂:金銀外溢,年約千萬兩以上,漏卮不塞,十年以後中國將無現銀流通矣。欲遏此滔滔之勢,勢必鴉片之輸入,與現銀之輸出,一同禁止,始為正當辦法。若解一省之禁,則他省何以維持其禁令?正本清源,不可不自治本國民始。檢查外商運土,猶宜認真,令其停泊伶仃島下之食庫船一律返國,並宣示外商,以後再以鴉片誘惑華人,通商必至斷絕,居留販土之外商,亦不免受中國刑罰,使外商儆惕,不再有輕蔑我政府之舉動,則肅清庶可望矣。
道光帝覽奏動容,即將原折交軍機大臣妥議奏複。穆彰阿主張,輸入鴉片充作藥料之用,不能非議。並且粵海關稅收入賴是頗有起色,一旦禁止輸入,進口稅必然短少,不如寓征於禁,特別加重鴉片進口稅率,並限製進口,後隻須以物換物,不準現銀交易,一麵通令各省督撫嚴禁開館及吸食,如是則不礙通商,不短稅收,而於百姓也絕無影響,竟照此複奏。道光帝終覺有些不妥當,但是其言亦頗近理,不能即予批駁。後來再閱潘世恩、王鼎兩大軍機的複奏,卻又不約而同的反對準許鴉片進口。
罌粟固然可以入藥,但是每天患痢病肝胃病的人,能有多少?所用此項藥材,算來也用不盡許多。如今每年入口數萬箱,未必完全做藥,無非賣給各省居民熬膏吸食。縱使加重稅率,稅收固有稍增,無如此項金錢仍舊都取在我國百姓身上,依然得不償失,徒苦我民,將來民窮財盡,國本動搖,危機四伏。總之,鴉片為唯一害民毒物,苟有人心,皆當痛惡深嫉,斷不能視作合法貿易。請旨嚴飭廣東總督,勒限外商將現存商館及食庫船上之鴉片,一律載回,永遠不準將鴉片偷運進口。限滿後查獲鴉片,船貨一並充公,運土外商處死罪。同時通令各省督撫將軍,厲行煙禁,煙害庶有肅清之望。
道光帝披閱此疏,深以為然,即著潘世恩通令各督撫嚴申煙禁,並令粵督轉飭海關取銷煙稅,不準鴉片進口。哪知廣東百姓痼疾已深,一時難以戒絕。且知權奸穆彰阿當國,隻要外商攜金入京運動,鴉片依舊可以進口,我們何苦去戒煙呢。於是大家觀望,表麵上雖然奉行故事,暗中依舊秘密吸食,外商非但不肯載煙回國,且夾雜在別種貨物中附帶入口。對於當地有權幹涉的官吏,概用金錢運動,竟是通行無阻。粵督因為以前曾受外商巨費,目前又按時都有孝敬,隻好充耳不聞。不料激怒了那位愛國愛民的林則徐,竟然挺身而出,要與運土外商大起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