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又遇上了(3 / 3)

一眾人且行且獵,倒是選著山間小路,算是客氣,沒有怎麼擾民。

湯山西北有一山名為陽山,此地為南京城周邊重要的采石場之一。近幾年來這裏一直熱鬧的很,這個采石場被皇家看中,永樂帝要為他的父親洪武皇帝立功德碑。永樂的位置來的不是很正,仿佛他為死了的朱元璋盡孝能彰顯自己的正統,所以隻要與先皇有關的任何一個細節方麵,永樂帝都很重視。

陽山南,超過數萬工匠在這裏揮灑汗水,其中石匠就有一萬多人。這數萬人已經忙了兩年多了,他們還要繼續忙下去,至於要忙到哪一年,大家心裏還沒個底。這麼多人在忙,又不知要忙多久,他們就為了功德碑。不好意思,他們忙來忙去,不是為了數萬塊石碑,也不是數千塊石碑,還不是數百塊石碑,更不是數十塊石碑,而是一塊石碑。

數萬人幹了兩年多,好象還沒個眉目,這塊石碑有多大,大家還不清楚。這會才從山南往下鑿了幾米,隻是平整出山石。陽山是個石頭山,而且一座山就是一塊大石頭。永樂帝決定為他的父親造一個巨大的功德碑,那這個石碑不能出半點差錯,所以前期工作要做到位。

先按著長寬高往下開鑿個幾十米再說吧。石碑是方的,山石長的可不是四方的,咱先在山坡上大致畫出幾條線出來,往下鑿,鑿個幾十米再來進一步的整修。鑿石頭可不是切豆腐,先要把石材大致位置畫出,還要鑿出工作麵,最後才是開鑿石材,這過程中還要考慮石材怎麼運出等等。

陸祥是工部石匠第一大匠師,工部永樂年間重點工程之一,陽山先皇功德碑項目他還是主要負責人之一。當初小強說陽山附近去不得了,就是因為這個皇家重點工程項目。

陸祥對陽山一帶特熟悉,由他幫忙,很快的李明便在陽山不遠處的眾多小山包中,搞到了一個小山穀,他的實驗果園實驗花園實驗農場就建在那裏。

實驗農場裏的黃瓜已經開花了,有的花都已經敗了,花蒂下一指長毛茸茸的黃瓜看著喜人。今日老爺李明過來視察,同行的還有二大爺小強。小強為了這邊的暖房可上花了不少心思,新婚之後,大量的時間都丟在了這裏。

得了吩咐,張三摘下了一批指瓜。李明想著帶回那些小指瓜醬上,給徐妙錦吃個新鮮。到時也給姚大和尚送些,讓大和尚奢侈一下,驚喜一下。

夏日的江南嫵媚動人,這會是三月時節,風景可算是清新怡人。鵝黃綠已經成青綠,眼看著還知道那是新綠。盛夏會轉為碧綠,入秋後變暗無了光彩,然後由綠轉黃成枯。

湯山西郊無邊的春色中,五百多人的打獵隊伍特特而來,目標隻指山穀溫泉之地。

李明回的時候發現前麵的路上多了不少兵丁,現在他也算是有身份的人,自然不會再怕什麼衙役軍漢。可他還是小心謹慎,自家一行人打住,讓人過去問個路。

隨行的徐忠過去問話,沒多會,李明看到徐忠又拔馬回來。

“老爺,前麵是永春侯王寧的親兵。”徐忠回。

別的勳貴李明不大熟悉,王寧他還是知道的。因為王寧為人善良,還信佛。李明與大明朝宗教界的關係那是沒得說的,所以他知道這個王寧。

“侯爺是跟著漢王殿下一起過來打獵了,正在泡湯泉。”徐忠又接著說。

頭大,與王寧打個招呼,李明還是無所謂的,漢王這等人,李明沒一點興趣。

當初第一回見到漢王的時候,秦淮河上,李明落水,那會可是一幫的勳貴。雖然李明在這些人麵前從來都沒丟過麵子,可當初還是有高下之發。現在身份不同了,李明更是注意區別對待,看人相處。

現在他成了漢王的姑父了,漢王心裏有疙瘩,李明心裏也不爽,嗬嗬,他可不想要這麼個外甥。

注:寶華寺又名隆昌寺,明初為寶誌公傳經庵。

注:寶誌和尚就是明間濟公和尚的原型。

電腦壞了,網絡又差,可憐的是前幾天碼下了兩三萬字居然都成了亂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