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打點好你的人脈網絡 六 多與名流交往
社會名流是社會上有影響的人,他們往往是各行各業的佼佼者。我們這個社會是崇尚名流的社會,很多人都會對名流另眼相看。創業者如果能與這些人建立起良好的個人關係,那麼,對於他們的創業無疑會帶來很多幫助。
下麵是一個推銷員利用名人效應為自己推銷產品的故事,這個故事對創業者會很有啟示意義。
有一位圖書銷售人員,在銷售圖書時,遇到了圖書滯銷不能脫手的窘境,工作業績非常糟糕。書不好賣了,他便想辦法變換銷售方式——既然普通民眾不喜歡,就向總統推銷該書。總統不願與他多糾纏,便回了他一句:“這本書不錯。謝謝!”他便在銷售時,向客戶宣傳“總統認為不錯的書”。第二次,他向總統推銷另一本書,總統上了一回當,就想奚落他,說:“這本書糟透了。”他就向客戶推銷“總統討厭的書”。第三次,他向總統推銷另一本書,總統看都沒看,不作任何答複。他於是又向客戶推銷“總統難以下結論的書”。他三次用總統的話宣傳,居然三次都很暢銷。
一本普通的書與總統沾上了關係,在讀者眼裏就可以變得“不普通”。同樣的道理,一個普通的人經常與名流交往,同樣會在別人的眼裏變得“不普通”起來。所以,創業者應該多與名流交往,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在推銷自己的形象和產品時,會變得相對容易。事實上,很多高明的創業者在決定進入某個行業之前,就會盡自己的所能去結識這個行業裏的知名人士,虛心地向他們請教,討要他們的名片,聆聽他們的教誨,把這些作為重要的資源儲備起來,以便在將來發揮作用,幫助自己解決實際問題。
京城“火花”首富呂春穆創業成功就得益於他結交了許多社會名流。呂春穆原是北京一所小學的美術教師。一天,他在雜誌上看到有人利用收集到的火柴商標引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創作靈感的報道後,他決定收集“火花”。沒想到,在收集“火化”的過程中,他結識了一些有同樣愛好的各界名流,並在他們的幫助下,很快收集到了幾百枚各式各樣的精美火花。
有了這些火花後,他就以“花”為媒,以“花”會友,主動走出去結識各種朋友,尤其是各階層的一些名流。
1980年,他結識了一位在新華社工作的名流。這位熱心的名流一次就送給了他20多套火花,還給他提供了一些信息,建議他向江蘇常州的一個花友索購一本花友們自編的《火花愛好者通訊錄》。
借此,他又結識了國內100多位未曾謀麵的花友。這些花友處在各行各業中,而且不少人是所在行業的名流。呂春穆與他們交換藏品,互通有無,不僅建立了聯係,還開拓了他的視野,給他創造了成名的機會。
他先後在報刊上發表了幾十篇有關火花知識的文章,並成為了《北京晚報》“諧趣園”的撰稿人。他的這些文章得到各階層有類似愛好的名流的好評。這樣,他很快就在收藏火花的行業中有了名氣。他的火花藏品得到了國際火花收藏界的承認,並躋身於國際性的火花收藏組織的行列。1991年他的幾百枚火花精品參加了在廣州舉辦的“中華百絕博覽會”……他以14年的收藏曆史和20萬枚火花藏品,被譽為火花大王而名冠京城,獨領風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