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朝堂爭鋒(2 / 2)

區區一點糧餉,就要求塞外隨時援助北朝護衛邊土,況且那雙倍糧餉,還是得勝後再發放,恐怕到時候,又不知是拖到幾時才能兌現,高元康此計,分明是給高元毅出難題。

高元毅也不傻,他和塞外有過交集,如若他用這點好處去協商這件事,估計話出口,想必就會被那些粗俗的莽夫給亂刀砍死,於是他又說道:“臨王對臣弟賞識,臣弟甚是慚愧,隻是此事有待從長計議,兒臣還望父皇三思。”

高元康又勢在必得般的氣勢說道:“父皇此事刻不容緩,邊關次次回城告急,兒臣怕會擾亂軍心啊 父皇。”

高元康一副忠心赤膽的樣子,但是他咄咄逼人的架勢,也不次於他的忠臣之意,他已經計劃了很久,在高晉隨時可能駕崩前,他必須削弱高元尚的實力,當然也希望高元毅一去不返。

這時高元康的黨羽中,一名男子走出說道:“皇上,臨王此言有理,邊關乃是我朝形象士氣的關鍵,皇上萬不能讓邊關告急啊!”

此人也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態度,讓高晉是想去懷疑,卻又找不出絲毫的把柄,所以他也在眾人的議論下,陷入為難中。

高元尚沉默了許久,他終於適時的說道:“臨王口口聲聲擔心擾亂軍心,試問臨王遠在皇宮,又怎知邊關人心惶惶?”

高元康劍眉微蹙了一下,高元尚如他所料,他不會坐視不理,但追問在他難處,所以顯得有些為難,不過他絲毫沒有流量出任何異樣。

高元康又堂而皇之的說道:“皇兄有所不知,臣弟得知邊關不平後,便一直擔心亂黨再次突襲我軍,於是臣弟暗中派人,偽裝成牧民,潛伏在邊關附近,而後才會得知一係列不祥的消息。”

高元尚依舊是不溫不冷的說道:“那再問,臨王此舉又是何意?”

高元康光明正大的說道:“當然是護衛我北朝安定,怎麼?皇兄難不成是懷疑臣弟別有用心?”

高元尚冷冷的勾了一下嘴角,“臨王是否別有用心,恐怕隻有臨王腹中的蛔蟲知曉,據本王所知,臨王好像不僅是派人偽裝成牧民潛伏邊關,而是駐守了一隊軍馬在邊關附近,不知臨王從何解釋此事?”

高元尚雖然語氣平平淡淡,態度也極為無奇,但他那平淡中的質疑,更是讓人感到氣憤,當然特別是對於高元康來說,高元尚當眾質疑他別有用心,且一遍遍質問他的用意,這已經算是他最大的忍讓。

所以高元康也不畏不懼的說道:“皇兄說話可要拿出真憑實據,否則可別怪臣弟觸怒皇尊。”

“本王隻是隨口詢問詳情,臨王又何必如此激動,除非是臨王自己心中有鬼?”高元尚確實沒有真憑實據,所以他隻能當眾先給高元康一個警告。

高元康處心積慮找不到和高元尚扯開戰術,於是他冷笑了一下,又無謂的說道:“既然如此,兒臣也有一事向父皇稟告。”

高晉觀戰了許久,終於又開口說道:“說來聽聽。”

“稟父皇,兒臣進來查知江湖一幫幕後組織,極有可能是威脅我江山最強大的對敵,還望父皇能給予重視。”

高晉深邃的星眸,微微眯噓了一下,那深邃的目光中,是無人能看穿的神思,但他還是淡定的說道:“我北朝中,居然還存在這般強大組織,臨王不妨將詳情說來聽聽。”

“回父皇,此次查實的組織,正是江湖上流傳已久的彩虹坊,此組織勢力強大,且分撥在各個領域,行跡不定,且無人見過這些組織中的人,所以此組織極為值得懷疑。”

高晉終於禁不住蹙了眉頭,他等待已久的消息,終於浮出水麵,他不知道該為此感到高興,還是為此擔憂。

“那麼臨王可有查出,此組織有何異常動機?”

“兒臣還在全力暗查,但兒臣已經掌握,此組織中的頭目,乃是二十年前,便消聲滅跡的一名江湖人士,如今退隱江湖近二十年,再度現世,絕非正常之舉。”

此事一出,除了眾人的驚詫議論,並沒有人主動發表建議,因為這件事,確實極少有人知道,而那些知道的人,高元毅時不想發表任何意見,因為對宋城的愧疚,而高元尚更是不能輕易摻和這件事,畢竟他和宋安樂存在的關係,以及那次和高元康的正麵衝突,他固然是先要將自己脫離其中,再等高元康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