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刀紅38(2 / 3)

鞠安笑笑,沒有回答,其實,他心中的價位,比這還要高得多。觀石,隻是鞠安販石發財的一個方麵,他還有另一套不為人知的“點石成金”之法。

鞠安回到家,把駱駝石放置在院子裏,從不同側麵拍了幾張照片,接著,他打開電腦,在網上下了幾張沙漠圖片作為背景,然後把駱駝石的照片剪切在黃沙上。白色的駱駝石臥在黃沙上,讓人仿佛聽見沙漠深處,駝隊揚著駝鈴聲而來……

鞠安對這幾張相片很滿意,立馬登錄了“三峽奇石網”,把相片貼到論壇裏,並在相片下打了如下一段文字:“香溪出美女,名叫王昭君,王昭君和親漠北二十餘年,一直想回家省親,可惜不能成行。相傳,昭君有頭白色的駱駝,是她心愛的坐騎。昭君死後,駱駝不食糧草,抑鬱而死。白駱駝死後,它的魂魄載著昭君的魂魄回到香溪故裏,因為昭君不願再離去,白駱駝遂化作石頭,永遠地留在了香溪。”

寫完這段話,鞠安意猶未盡,又在後麵添了幾句,他沒想到,這最後畫蛇添足的幾句話,後來竟然帶出了另一段故事。

把圖文做完,鞠安滿意地按了回車鍵,發出了帖子,然後就去睡了。一覺醒來,見論壇上自己那個帖子,已經跟了幾頁。大家都在問,這塊石頭在哪兒能見到,更多的則是詢問石頭的價錢。

鞠安這一招叫“文化炒作”,他用一段蘊藏曆史的文字賦予了駱駝石文化內涵。如果炒熱了,石頭的價錢就會如他所料,翻上幾番。

鞠安的炒作還沒有結束,他熟識的記者很快在《香溪日報》上對這塊奇石進行了報導,一時間,全市都知道鞠安手裏有這麼一塊石頭,前來觀看的人絡繹不絕。

這塊奇石到底能值多少錢,鞠安一直沒有拋出價格,他對那些來參觀石頭的人說:“這塊石頭是我這些年來最好的藏品,你們看,形如駝,毛似雪,天工地造,百年難遇。”

這個態度,是讓那些沒有誠意的買家知難而退,吸引真正有購買意向的人來競價。終於,有人願意和鞠安坐下來談價錢了,不過,這個人讓鞠安很是意外。

三、觀賞石

來跟鞠安談價的人是黃得敏,黃得敏身邊還跟了一個人,就是石頭的發現者魯寒山。

魯寒山對鞠安說:“我想把賣給你的那塊石頭買回去。”

鞠安聽了很是吃驚,他以為魯寒山是來和自己扯皮的,忙說:“生意已經成交,你怎能反悔?”

見鞠安這樣說,黃得敏忙寬慰他:“你放心,我們不是來扯皮的。當初這塊石頭是我們三萬元賣給你的,現在,一口價,我出三十萬回購,你看合適吧?”

聽黃得敏這樣說,鞠安才安心。三十萬已經超過了鞠安的心理價位,他當下就答應了。

黃得敏掏出早已開好的現金支票遞給鞠安,成交後,鞠安對石頭的用途還是有點疑問,他問黃得敏:“這塊石頭,你們買去做什麼?不會是私人收藏吧。”

黃得敏笑著說:“我也不是有錢人,哪有閑情雅致出三十萬買塊石頭放在家裏。你知道嗎,香溪邊剛竣工了一座大橋,這塊石頭將作為觀賞石立在橋頭,增添大橋風景。”

過了一段時間,鞠安果然發現,那塊駱駝石立在了香溪新建大橋的橋頭上。為了立這塊駱駝石,交通局先修了一個三米高的基座,然後把駱駝石立在了基座上麵。基座周圍嵌上大理石,正麵寫著“香溪大橋”四個大字,側麵則刻上了鞠安編的關於駱駝石的網文,讓鞠安很是欣慰了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