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鄰(1 / 2)

在林周的生活,是很清閑的。

起初的幾天有些許緊張,麵對顧客,總是忐忑不安,怕自己會把物品的價格弄混淆,還好經過幾天的死記硬背,楞是把那一串串的數字塞進了腦袋裏,後麵的日子,便能坦然麵對了。

經營店鋪的第一天,就和清揚有個君子協議,這個協議是清揚提出來的。

“西藏的女人們比較害羞,而顧客大多是女人,七玥,經營就要靠你了。”

“好的,我願意接受這艱巨的任務。”

“吃飯的問題,就包在我身上。”

“你做飯?”我不敢相信的再問一次。

“對,我做飯給你吃,好不好?”

“當然好,求之不得啊!”我樂得手舞足蹈。

在這之前,清揚可是從來不下廚房的,所以對他的這個君子協議,有些出乎意料之外。

“那,我隻管做飯,不洗碗的哦。”他又有條件開出來了。

“衣服誰洗呢。”

“當然是你。”

“那就是說,你隻管做飯,我要管經營,洗碗,洗衣服?”

“就是這樣的,接受嗎?”

這樣算來,我還是很吃虧的,他隻管做每天的飯,而我,除了做飯以外的事,都要負責。其實,我們每天也隻是吃一頓正餐,早上吃麵條,或是包子饅頭解決問題,晚上才吃一頓飯的,不過,他願意進廚房做飯,對他來說已是跨越一大步了。

“接受,以後就這樣分配了。”我答應了他的君子協議,兩人還互相拉勾,不許反悔的。

真正實施後,他還做了很大的退讓,比如,洗衣服的時候,由於棉襖太重,我提不起來,就叫他:“清揚,幫我把衣服清洗一下。”“來,放著我來,太重的你就不要洗了。”他就很體貼的把衣服接過去,完全忘了君子協議,而我可是把協議記得牢牢的。有時候他會喊我:“七玥,今天我不想做飯,你來做吧。”“噯,我們之間可有君子協議的,做飯是你負責的哦。”然後他就不說話,乖乖的去做飯。

最初接觸做飯,清揚興趣很濃,每天早上去縣城入口處的市場買菜回來,洗好切好,漂漂亮亮的裝在盤子裏,等著晚上做,每次做一個新菜式,就會很緊張的問我:“好不好吃?”我豎起大拇指:“很好吃,你真是天才廚師。”這樣誇獎他的時候,他就會很臭皮的說:“那當然,也不看看是誰,我可是有天賦的。”

其實無論清揚做的菜味道如何,吃在我嘴裏,都是色香味俱全的,因為那一盤盤菜裏有他的心意在,有他的關愛在。

短短的兩條街,小小的縣城,就是我們生活的全部了,不消幾日,縣城上每天見著的麵孔,也就熟悉了。

我的左鄰是一個藏族阿姨紮西央宗開的服飾店,賣藏族服飾,她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是受過教育的人。四月的林周經常是大雪紛飛的,而每次下雪,她就不來開店,在家裏烤火悠閑的過日子,經濟條件比較好的那種,不像我們,每天守著店鋪靠生意維持生計的。

紮西央宗有兩個可愛的孫女,卓瑪和次仁拉姆,十三歲,紅撲撲的臉蛋兒很漂亮,她們在林周中學讀初一,中學就在縣城入口處,學校麵積很大,風景也很好,我常逛去那兒,站在江蘇路的路牌下,看著那條長得沒有盡頭的路,經常看得眼睛疲勞了才肯往回走。

初一的她們已經學習漢語了,回到紮西央宗的店鋪裏寫作業,有時候遇到不認識的漢語,就來問我,她們叫我阿佳,“七玥阿佳(阿佳是女孩兒、姐妹的意思),來幫我們看看,這個字怎麼讀。”我教她們讀,讀會了,又跑去寫作業。

她們早上上學的時間很晚,上午十點的時候,從我店鋪門口走過,我向她們問一句:“讀書去啊?”“是啊,七玥阿佳早安。”她們上學念書了,很懂禮貌的。中午十二點下學了,經過門口又會說一句:“七玥阿佳,我們回家吃飯了。”“多吃點哦,把身體養得倍兒棒的。”下午四點再上學去,又會問候一聲,晚上歸來之時依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