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1 / 2)

在老家的時候,是不太喜歡吃零食的,偶爾買些水果回家,也是好些天才能吃完。到高原上後,不知為什麼,整天都想吃些東西,零食或水果,人總是這麼奇怪的,沒有的時候,心裏就會越想要。

那曲有好幾家超市,琳琅滿目的商品也多,但說到零食和水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原因?隻有一個,物以稀為貴。高原上的物品都是由內地運過來的,運費高,零售價也自然高了,許多物品都是內地的兩倍甚至更多倍。

那天老遠從安多過來,清揚陪他購買一些水果帶回去,安多的物價比那曲的又要高一些,因為是縣城,運貨又要轉的。

他們倆好一會兒才回來,提著幾個塑膠袋,我問:“買了什麼水果?”

“隻買了點蘋果,其它的什麼都沒買。”

“怎麼不多買些回去給玉瑩吃。”

“其它的太貴了,隻有蘋果便宜一些。”

在這之前我是很少買水果吃的,所以好些水果的價格都不知道,清揚說:“你不知道,我們剛看到新鮮的柑桔,二十五塊一斤,一斤才三四個,吃柑桔就像在吃錢,你吃不吃?”

我大呼起來,怎的這麼貴,柑桔在內地買,貴的時候也才一兩塊一斤,便宜的時候幾毛錢一斤,沒想到在高原上,柑桔倒變成貴族水果了,咱們也隻能看看,解解眼饞罷了。

又一日,看見擔貨郎挑著水果擔一路吆喝著從門前經過,我看見貨筐裏鮮紅欲滴的櫻桃,腦袋裏第一個反應就是叫住他,問:“櫻桃怎麼賣的。”“二十五塊一斤。”乖乖,又是二十五塊,貨郎又問:“要不要買一斤。”我咽了咽口水,回:“不要了。”貨郎又挑起擔子吆喝著走了,這紅豔豔的小果子,以往在家多得不想吃,如今卻不易吃到了。

由於生活上是清揚負責,我幾乎不去菜市場,以致於到如今也不知道菜市場的大門是朝哪個方向開的,清揚去一次菜市場,買很多菜回來,可以吃好幾天,高原上不用冰箱,菜放幾天也不會壞的。

有天正在吃飯,清甜的大白菜,突然興起問清揚:“這大白菜多少錢一斤。”

“兩塊。”清揚頭也不抬,冒出一句又開始吃飯。

“什麼?兩塊?”

清揚抬起眼皮說:“你喜歡吃蔬菜,我才每天都買。”話是沒錯,可是我一直不知道大白菜這麼貴的。

“可是,大白菜不是幾毛錢一斤嗎?”

“在家裏幾毛錢,在這裏,沒有幾毛錢的東西。”

“那,其它的蔬菜呢,小黃瓜,土豆?”

“都是幾塊錢一斤的。”清揚仍然低頭吃飯,不理我的驚訝。

這時才知道我們吃的菜有多貴,一天吃一頓正餐,價格也不低的,不過我們的日用品,價格也是比內地高的。

有次一個從鹹陽畢業的女孩子分配來那曲某單位上班,來店裏看洗發精,問價格,當時清揚給她介紹,女孩驚訝的說:“怎麼比內地貴好幾塊錢?”

清揚問她:“你知道那曲的大白菜多少錢一斤嗎?”

“知道,兩塊。”

“那麼,你知道內地的大白菜多少錢一斤嗎?”

“幾毛錢唄。”

“這不就得了,高原上的物價怎麼能和內地比,我們的貨物也是從內地運過來的,光是貨運費就高出好幾塊,能不貴一些嗎,我們都是出遠門做生意的人,賺些小錢也不容易。”

“話雖然這樣說,可是心裏還是不能接受的。”

“那,再問你,你分配來那曲上班,一個月的工資是不是也是內地的幾倍呢?”

“這倒是的。”

女孩說到這裏,就不說話了,掏出錢來買了洗發精,看著清揚把她送走後,我說:“我不喜歡你這樣說話的方式,人家剛來的小女孩子懂什麼,你別把人嚇跑了。”

“我說的是實話,總拿這裏的東西和內地比,根本沒法比的。”

“她剛來,一定不習慣的,時間久之後不就了解了。”

清揚也不說話,當時我們剛來,也被這裏的物價懵住了,一段時間才適應的。

過了幾天,店裏又來了幾個男孩子,也是從鹹陽的一所學校分配過來的,已經在下麵縣城走了一遭上來的,其中兩個是四川人,另兩個是湖南人,知道我們也是湖南人,高興的不得了,清揚從鄰居店裏借幾個凳子來,幾個人坐在店裏閑聊了好久。他們是分配在隸屬那曲的幾個縣城政府部門工作,有去申紮縣的,有去班戈縣的,也有去尼瑪縣的,聊得投緣,彼此留了電話,清揚還叮囑他們,過年如果不回家,一定要來這裏過年,都是出門在外,聚在一起過年,熱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