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友誼(1 / 2)

在那曲安定下來,向郵局問了店鋪的具體地址,就把地址告訴小安。小安是我在網絡中認識的朋友,可以說是知己,彼此無話不談。很多人都說網絡上沒有真實的友誼,可是我卻遇上了,並且真實得走進了生活。

來高原之前,我曾打電話告訴小安我們的決定,她很支持,並且為我們湊了第一筆資金,這時我們還沒見過麵,隻是通過網絡和電話聯係,拿到她彙過來的錢,不隻震動了我和清揚,連家人,也被她深深的感動了。

為了感謝小安,我和清揚在前往高原的途中停留了一站――陝西寶雞。

小安和朋友在車站接我們,第一次見麵,我們就像老友似的無話不談,這種從網絡走入現實中的友誼,是很需要勇氣的,而我們都邁出了這一步,見麵後隻有一個感覺:我們早該見了。

我們的行程是很匆忙的,在寶雞隻能逗留兩天,陝人給我的感覺是很粗獷的,小安也是如此,她笑的時候會大聲笑,喝起酒來一口幹,我這個南方人在她麵前倒顯得有些矯情了,笑的時候隻是微笑,喝酒也是小口抿,和小安的豪邁比起來,我真是太差勁了。

小安對朋友很大方,從她幫助我這個網絡朋友上就可以看出來。

高原上的物資比較缺乏,好些沒有的東西,隻要我隨意一說,她就會放在心上,在陝西買了,然後寄給我。

她給我寄得最多的,算是書了。

我在那曲安定的同時,她在寶雞也開了一家小書店,每一次要進貨的時候,就問我:“七玥,想看什麼書,我去進貨一並給你帶。”我毫不客氣的告訴她書的名字,每次一說就是好幾本,她也沒二話,說:“好,我記下了,進貨回來後給你寄過來。”

以後每個月,都能收到好幾次她寄來的書,她怕平郵太慢,就寄掛號,一個星期就能收到,這麼周到,也隻有她想得到。

書費和郵費都是她付的,隻要我一說要給她錢,她就會覺得我不把她當朋友,幾次以後,我也不說了,心安理得的接受她的贈予,不過在心裏,我是對她說過無數聲謝謝的。忘了說,做小安的朋友,是不能對她說謝謝,她會覺得很見外,所以我隻能在心裏說。

隔一個星期就收到她寄的書,每次都是郵局送過來的,送包裹的職員是個藏族男人,接連送了幾次後,他就發問了:“每個星期都有這麼一個小盒子,裏麵裝的什麼啊?”這每周一來的包裹引起了他的好奇心。

“看看,裏麵全是書。”我打開盒子給他看,拿出裏麵一摞書,興高采烈的告訴他。

“誰這麼好,每個星期寄出給你?”

“很好的朋友。”我又衝他一笑,很得意。

開始收包裹,他都讓我拿身份證給他看了然後簽字收書,幾次以後,身份證就不用拿給他看了,送包裹來的時候他會跟我說:“看你朋友又寄書給你了,你這個朋友對你真夠意思的!”“那還用說。”我又是一陣得意。

小安知道我喜歡看文學方麵的書,給我寄的書也大多是此類型的,每次寄書之前,她也會問清揚要看哪類型的書,然後一並給寄來。

書少的時候,沒想用書架,拿一個幹淨的紙盒子,把書整齊的放在裏麵,要看什麼書的時候,在盒子裏去拿,後來書漸漸的多了,盒子放滿了,我和清揚一商量,把二樓放存貨的貨架清理一排,把所有的書有序的放在玻璃架上,這樣一看,就是很漂亮的書架了,我摸著那一本本書,很是高興,又怕灰塵積在書籍上,就叫清揚給那一排書架裝上玻璃推拉門,這樣就可以把灰塵隔絕在外了。

做完這一切,我和清揚都很滿足的看著這些書,裏麵有我喜歡的文學書,《詩經》、《魯迅文集》、《餘秋雨文集》、《巴金文集》、《紅樓夢》、《安娜&8226;卡列寧娜》、《小婦人》、《簡&8226;愛》《懺悔錄》……也有清揚喜歡看的小說,《政權》、《臥底》、《易中天品三國》……其實在這些書中,有很多在家裏都有收藏的,但當時來高原時無法帶,便放在家中,後來又想看這些,小安便寄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