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的不說,侍製所處歲幣數目過於單薄,太後和陛下親自南下,十萬金的歲幣顯然不足以顯示南朝的誠意。。。。。。。。”韓杞在進入大帳第一次說話,他這個人雖然善於言論卻又非常工於心計,當雙方你來我往地討價還價的最後階段,他已經權衡利害得失,也逐漸摸清楚蕭綽的意圖,看來皇太後真的不願再打下去了,而是正式地、非常有誠意地和南朝和談,而且從蕭綽把耶律隆緒推到前台,他斷定這是契丹政權一次非同小可的事件,在此之前如軍國大事上,蕭綽從來沒有讓耶律隆緒這麼獨立的處理過,看來自己應該站出來參與其中,為將來做些打算了。
姚東之附會地道:“正是,此次南下之後,南朝皇帝雖然對割地態度較為決然之外,對於金帛還是看的開的,侍製還是不要過於吝嗇才是。”
王邵冷眼看了韓杞和姚東之一眼,略顯疲倦地搖頭道:“誠意是要靠雙方實際行動來維持的,怎麼能說是用大宋的歲幣來顯示呢?在下實在不明白韓大人是何用意,難道契丹兵鋒一到,大宋就要奉上如願的金帛,才能算是對契丹的誠意?”
韓杞此時亦是理虧,暗付金帛的確不太好增減,何況他作為一個臣子的,也不能在太後和皇帝麵前升降歲幣數目。王邵說的更是令他不能再計較,拋開形式不說,但就盟約來說是要雙方遵守才能達成的,增歲幣顯示誠意和扯淡沒什麼兩樣。
姚東之不屑地笑道:“兵強馬壯者立威於世,如南朝隻能用金帛來顯示自己的誠意,以免大契丹馬隊再度南下問罪。。。。。。。”
“姚大人好大的口氣,太後和國主尚且未有壞盟的念頭,大人不過是個監門將軍,竟然口出狂言,當真不把太後和國主放在眼中。”王邵根本不容姚東之說話,他也不和姚東之談論歲幣之事,而是反噬一口直接把姚東之推到了風浪口上。
姚東之大吃一驚,臉色頓時變的煞白,這可不是鬧著玩的,他急忙辯解道:“太後、太後,陛下。。。。。。臣絕無此心,隻是、隻是王邵太過無禮。。。。。。。。”
“好了、好了——”蕭綽不滿地瞪了姚東之一眼,再次開口道:“侍製機智、口才的確少見,但今日隻商議歲幣多少,不言他事,哀家亦非狂悖之人,明白南朝的難處,決不會令南朝趙官家過於為難。三十萬、其中二十萬匹絹帛、十萬貫錢,少一分一寸,我大契丹將和南朝拚個魚死網破。”
蕭綽意氣非常堅決,絲毫沒有商量的餘地,耶律隆緒和在場的幾位契丹大臣都明白這是太後在一錘定音,三十萬的歲幣,這是契丹的底線。
————————————————————————————
由於外出參觀學習,從今天起四天內無法更新,今天盡可能多更新幾章,敬請諒解回來後立即批量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