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川忙問魏吉祥那護衛是何人。魏吉祥道:“他是四爺府的護衛教頭,叫全凱庭。此人武功在京城裏也是數得著的。四爺溥林在王爺群裏還算寬厚,跟皇上不錯,皇上讓他襲鎮國公,他祖父允是清聖祖的第十二個兒子,他也喜歡武術。”
董海川心頭一動,催魏吉祥說得細一點。魏吉祥望著馬車遠去的方向:“一般都是深居簡出,更多的我也不甚清楚,隻是四爺府裏有一件事曾鬧得滿城風雨。”董海川忙問何事。“四爺是五十多歲的人了,可是偏偏愛上一個叫羅小倩的戲子,那羅小倩是浙江天台山人,生得小巧玲瓏,又有一個金嗓子,年方二十二歲。前年她隨紅柳戲班到四爺府演戲時,被四爺看中。四爺已有一妻二妾,子孫滿堂,他不顧家人反對,讓管家何六向羅小倩提親,被羅小倩拒絕,可是羅小傅的父親卻滿口應承下來。她父親是個珠寶商,剛剛破產,急需銀兩,幾經周折,四爺給了他一批銀兩珠寶,在父親的跪求下,羅小倩離開戲班,到四爺府當了四奶奶,享受那錦衣玉食,堂上一呼,堂下百諾的威風。去年羅小倩給四爺生下一個男孩,因此這位側房太太又晉升為福晉了。四爺自此對她更加寵愛。大奶奶、二奶奶可翻了醋壇子,與四爺大鬧一場,帶著子女遷到李廣橋東的怡園裏住去了。”魏吉祥又告訴董海川四爺府的地址,然後告辭而去。
董海川來到西寬街羅家圈胡同,老遠就看見胡同西口矗立著十根旗杆,走近一瞧,隻見是個王府,府門口站著兩個護衛,身穿瓦藍府服,腰佩寶刀。門裏是個飾有彩鳳黃龍圖案的影壁,院內房屋高大如殿,大門前有四架轄喝木設置,這種轄喝木形如戰場上使用的木障,一根長一丈五尺,寬八寸的圓木,用細圓木杠釘在大圓木上,呈十字形放在門兩邊,一邊兩架。原來四爺每日上朝時,派人先將此木作為路障放在大門外馬路中間攔起來,讓居民和車馬停下來,等四爺出門上轎抬走後,再將此木移回門外兩旁原處。大門前還設有一種儀仗架四座,兩座插著一丈長的長槍、長把刀等古式兵器;另外兩座上插著四麵長方形木牌,木牌上寫著“肅靜”、“回避”字樣。
這時隻見有輛馬車駛到王府前,一個男仆出來將布製的幃幕擋在馬車門的兩側,原來車裏坐著的人出來一直在布幃幕中穿行進院,行人無法看見車內人。董海川想:如果直接去見四爺溥和管家何六,無人引薦,恐有不妥,不如另想個辦法。
晚上,他攀上四爺府的後牆,見府內有五個院落,大小房間近千間,後院有花園、小湖、戲台,院內主房有九處,高大如宮殿,屋頂為泥瓦,瓦房勾連,精巧別致,高大華麗,僅次於皇宮,每幢房都有匾名。
董海川沿著院牆走了一個來回,瀏覽了“宜春堂”、“識道堂”、“真趣軒”、“契蘭齋”、“靜觀堂”、“花雨堂”、“藏書樓”等。董海川來到藏書樓上,樓內燭影搖曳。透過燭光,看到中間有一座硬木雕花螺甸寶座,上麵蓋著黃布罩,櫃裏擺著善本古藉。董海川來到後園,見有一位身穿宮裝旗袍,高底鞋,手持玉石如意的少婦款步而來,身後跟著四個女仆,亦步亦趨。少婦皮膚白皙,風流嫋娜,滿頭珠翠,腰係金鑲碧玉帶,點著朱唇,耳帶一雙胡珠環子,袍拖垂兩掛玉佩叮當,旗袍是沉香色遍地金妝花補子紗綠色。四個女仆俱是北方漢女,生得嫵媚動人。
這時,一個男仆從垂花門進來,來到少婦麵前,請了一個跪安,說道:“回奶奶,奴才已將飯菜備好,四爺請您過去用飯。”少婦問道:“我要的蓮子粥呢?”男仆答道:“也已準備好。”少婦緩緩朝垂花門內走去,那些女仆也魚貫而入。董海川猜想她就是魏吉祥所說的四奶奶羅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