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冰玉僧涮洋肉泄勁 鹹豐帝落花樓落魄(1 / 3)

董海川在京辦武館的消息一傳開,前來拜師的人絡繹不絕,僅北京城裏就有五百多人,董海川張榜告示隻收本地人,在北京的五百多人中挑了五十五人,加上尹福共是五十六人。這天上午在朝陽門外新買的四合院中行了拜師之禮董海川率領大家宣誓:“苦學八卦掌,強身健體魄,扶正壓邪氣,壯我中華威!”宣誓完畢,董海川領眾人手捧一隻碗,將雞血一飲而盡。

董海川知此經常到武館傳授八卦掌技藝,先教他們練九宮八卦步,後教他們單換掌、雙換掌、順勢掌、背身掌、轉身掌、雙抱拳、磨身掌、翻身掌、七十二腿法、內外功法、坐臥功法、各種樁功、輕重功法、縮骨法、解骨法、點穴術及十八般兵器。這些弟子都有武術根基,有的已有名氣,有的在鏢局當差,王府護院,因此技藝提高很快,以後又收全凱庭為關門弟子。

這天下午董海川在武館內教藝後,穀步雲、劉殿甲給董海川暖了壺茶。

劉寶貞道:“董爺,您教我們功夫,怎麼沒有飛簷走壁之功?”

董海川笑吟吟呷了一口茶:“你們想學盜嗎?”

樊誌勇道:“我們盜富濟貧豈不是好。”

董海川道:“但願如此。”

程廷華道:“弟子們都想看您表演飛簷走壁之功。”

董海川放下茶杯,點點頭,走出大門。一忽兒,隻聽董海川在東屋嚷著:“你們給我倒茶呀!”

眾弟子正眼巴巴望著門口,聽到東屋董海川說話,非常詫異,大夥來到東屋,見董海川正盤腿坐在一張桌子上。何六嚷道:“剛才明明看見師父到大門外頭去了,怎麼會在東屋裏呢!”

董海川道:“練功夫要練耳、練鼻,能遠聞細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剛才你們隻盯著大門,沒有注意牆頭,我展飛簷走壁之功,從牆頭翻進來,又從窗口進的東屋。”

董海川來到院裏,見有隻麻雀飛來,董海川一招“嫦娥奔月”,一隻手竟攥著一隻麻雀下來,眾人又是喝彩。

董海川又道:“功夫貴在疾,那麻雀掠空而過,當然很快,但是你要比它動作還快,這叫以快製快嘛。”說著把麻雀遞給雙福:“你喜歡吃家麻雀,這隻給你。”

雙福接過麻雀,興高采烈地到廚房去了。

董海川又道:“我到後院躲起來,瞧瞧誰的眼快?”說著到後院去了。一忽兒隻聽他叫道:“你們來吧。”

眾人來到後院,翻箱倒櫃,找了半天也沒有董海川的影子。

司元功拿來一把鐵鍬,笑道:“師父莫非藏在地下,我把方磚刨幾塊看看。”

牆上木橛子上掛著的竹篩一動,董海川由篩子裏跳出來,原來他施展縮骨法,把身子縮於竹篩之中,貼於牆壁之上。

這時施紀棟走進來,便道:“有個少林寺的和尚要跟您比武。”話音剛落,有個和尚便踏進門來:“哪位是董海川?”

董海川打個揖道:“方丈請坐。”和尚嘴一努,一道水柱噴出,牆上寫著“精武”二字的“武”字不見了。

馬維祺一見,上前就要揪那個和尚,被董海川攔住。和尚道:“我是少林寺冰玉和尚,早就聞說你的大名,千裏迢迢趕來比武。”

董海川早年在河南開封賣藝時領教過他的厲害,思忖片刻,說道:“方丈遠道而來,路途辛苦,我董海川不能看著方丈空著肚子跟我比武。來,先嚐嚐北京的涮鍋子。”

和尚氣消了一半,一屁股坐到炕上:“也好,吃完再練。”董海川附耳對何六吩咐幾句,何六含笑而去。

一忽兒,何六和施紀棟端著火鍋進來,在屋子的四個角各放一個,還有一個放在中間。夏明德拖著一隻關進來,往案上一摔。何五抱來一大捆玉米稈子,往鍋下一放,點起火來,一忽兒,鍋水鼎沸。

董海川的弟子夏明德是屠戶,他熟練地用尖刀切好羊肉片,然後把羊肉片放進鍋內,雙福切了一點蔥沫和白菜葉投入鍋中。

董海川與和尚先吃起來。吃著吃著,覺得熱氣攻心,汗流浹背,最後索性脫了僧裝,下身僅穿一條內褲。冰玉和尚吃個飽,熱得口幹舌燥,要水喝。

尹福道:“你剛才吃了那麼多羊肉片,要喝涼水,準得拉肚子,不如喝幾口羊肉湯。”

程廷華為和尚盛了一海碗羊肉湯,和尚幾口喝下肚,更覺火氣攻心,哪裏還有餘力與董海川比武,隻好告辭而去。原來董海川知道這位和尚水氣功厲害,決定用火克水,果然成功。

這天下午,有一位聲稱是太極門的高手,來肅王府上比武。肅王召見來者。那人道:“我並非來投托謀生,也不是挾技求名,辦聽人說,天下武林名家都集會在肅王府,又來了一位叫董海川的護衛總管,所以才冒昧投竭,懇請賜教。”話雖謙卑,卻有分寸。

王府教頭曹化龍一聽這口氣,覺得此人真大膽,如此瘦小的身體,竟敢來較技。就請肅王答應下來,願意與他比武。肅王深知世情,洞知江湖武士的習慣,口頭盡管謙卑,動起手來誰也不甘示弱。於是說道:“武林較技,難免失手傷人。”

那人道:“我倒有一個辦法,請在把式場中,四麵張上絨繩織就的網,把網繃起來,當中留出兩丈見方的空地。我們比較拳技,就在網當中的空場內動手。我們各憑所學,要把對手擲在網上,那才算勝。如不墜網僅在場中失招,也不算敗,還可再打。”

肅王道:“好,就照你說的辦。”於是吩咐王府執事人等立刻預備。

那人想出此招,是不願樹敵結怨,更不願恃技傷人,原來他也有一番報負,正是有為而為,奉師之命,要在北京也創立自家的拳派。

結網已畢,曹化龍先來到廣場,向結好的繩網瞥了一眼,笑道:“來人請報個姓名!”那人微笑著,打了一個揖,慢悠悠說:“我是河北廣平府楊各莊人,叫楊露禪。”原來楊露禪自陳家溝拜太極拳大師陳長興學藝,藝成告辭後,又遍訪名山古寺,學了不少工夫。他近年回家掃墓守靈,在家隱住,沒有參加皇會比武,後聽人說北京肅王府有個使八卦掌的護衛在持會比武中獲勝,便來到北京,他一是要會會這位八卦掌高手,二是要在北京創立太極拳門。

楊露禪和曹化龍各自一躍,從網上跳進圈裏。曹化龍把手一點道:“你遠來是客,就請進招。”

少林拳武師曹化龍身高氣昂,楊露禪身形枯槁,相比之下,如虎鬥貓。楊露禪將太極拳的開門式“無極含一氣”一立。曹化龍用平拳當胸,左拳橫搭著右掌虎口,腳下踩短馬樁。楊露禪一看曹化龍所立的架勢,是少林寺南支嫡傳,不敢輕視,仍以靜而製動,以逸待勞的拳勢,垂手凝眸,靜觀對方。

曹化龍把眼一張,立即踏“中宮”,走“洪門”,欺敵直進,往前走三步,往後退半步,倏然縱身,已到楊露禪麵前,一出手,就是少林派“十八羅漢手”、“金豹露爪”。一掌打來,招快力猛,掌風極重。